有智慧唔使勞氣

黃秉華

  風一個接一個,風繼續吹,恍如普天同慶。講起颱風,最記得2018年9月18日飛往杭州參加阿里巴巴的「雲棲大會」,行家朋友紛紛向我慰問,大家可記得這個「山竹」幾厲害,搞到香港怨氣沖天。

  重溫當日的新聞——「山竹」消散過後(9月17日)天文台改掛三號風球,市民如常上班。可是,天知、地知、人不知,由於山竹威力巨大,導致各處出現塌樹及水浸情況,路面阻塞不在話下,鐵路交通也被逼部分停止。其中,大埔墟至上水站停運,影響之下多個車站人流如潮湧般倒灌,大批市民長時間等候仍未能上車。大圍、沙田為重災區,趕返工人龍排隊排出外邊商場,中午仍未能散去。骨牌效應之下,各線巴士出現不同程度停駛……一句話︰天災可怕,失當安排更令人嗟嘆!

  不過,隨著大會展開「杭州智慧城市」講座,我對香港的不愉快感覺得到釋懷,原諒了香港這個城市是未達「智慧城市」水平,「山竹」來了,大家都只能以「古法」處理。難搞。

  「智慧是城市的尊嚴」,這是大會的口號。城市如何方稱之為「智慧」?簡單而言,城市指揮系統仿照我們大腦運作,卻比我們更聰明靈敏,透過科技全盤地、不休的監測、採集各方數據,繼而以無比的計算和分析能力,協調城市管理,比如指揮交通,即時調配路面情況……

  如果香港有如杭州的建設,當日全體可避免「盲摸摸」。醒少少,幫大忙,這便是智慧。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