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影響顯現核心CPI上漲

上月核心CPI數據表明,關稅對價格的影響正在顯現,未來數月美國消費者將承受更高的商品成本。圖為在華盛頓特區一家超市,顧客正在購物。路透社資料圖片

本報訊

美國勞工統計局1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7%,增幅低於預期;不過被視為更能反映未來通脹走勢的核心CPI同比上漲3.1%,表明更高的關稅正在逐步推高價格。

勞工統計局報告稱,美國7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環比上漲0.2%,,符合經濟學家預期,此前6月曾環比上漲0.3%。汽油價格下跌和食品價格持平幫助控制了上月的整體通脹水準。但剔除波動較大的能源和食品價格的核心CPI——被視為更能反映未來通脹走勢的指標——7月同比上漲3.1%,高於6月的2.9%。

經濟學家此前預期核心CPI同比上漲3%,這是自2月以來核心CPI首次處於3%的區間。核心CPI的月環比漲幅為0.3%,符合經濟學家預期,也高於6月的0.2%。不過推動7月份核心通脹的是服務價格。航空票價當月上漲4%,為三年多來最高水準,牙科服務價格也創下新高。醫療保健費用也出現增長,創下2022年9月以來的最高水準。

勞工統計局最新公布的報告稱,從6月到7月,整體食品價格指數保持不變,此前連續兩個月各上漲0.3%後有明顯轉變。超市食品價格指數環比下降0.1%。與去年同期相比,7月超市食品價格上漲2.2%。外出就餐價格7月上漲0.3%,略低於6月的0.4%。外出就餐價格指數同比上漲3.9%。

一個明顯的趨勢是,相比6月,一些受關稅影響的品類價格上漲。傢具價格上漲0.9%,玩具價格上漲0.2%,輪胎上漲1%,寵物用品上漲0.5%。7月份漲幅較大的是服裝和鞋類,受到包括印度、越南和中國在內的各國關稅的影響。

關稅實施已約半年,但6月是終於產生影響的第一個月:推動以進口為主的家居用品、服裝和玩具等品類價格上漲。4月曾是自2021年以來的最低水準,5月仍保持低位。

關稅驅動的價格上漲出現比許多分析師預期更慢,主因是進口商在消化庫存期間,一直在推遲提價。高盛的一項分析顯示,最終由消費者承擔的關稅比例一直在上升,最初只有全部關稅成本的22%。研究人員預計,到10月這一比例將升至67%,因為進口商會將更多關稅成本轉嫁給顧客。「我們現在才剛剛進入看到傳導效應的門檻期。」摩根士丹利美國首席經濟學家邁克爾.加潘表示,「我們預計這種情況會更多出現。」

數據公布後,據芝商所的FedWatch工具,投資者將美聯儲9月減息的預期概率從85%提高到91%,同時還提高對10月和12月減息概率的預測。道指漲483.52點,漲幅為1.10%,報44458.61點;納指漲296.50點,漲幅為1.39%,報21681.90點;標普五百指數漲72.37點,漲幅為1.14%,報6445.82點。12日盤中,納指最高上漲至21689.68點,標普五百指數最高上漲至6446.55點,二者均刷新了歷史盤中最高紀錄。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