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支援少背景不經查 更生人士嘆重投職場難

每年約有65萬人從州府或聯邦監獄出獄,但重返社會後失業率達到30%。調查發現,雖然求職市場出現大量空缺,更多僱主表示願意聘用釋囚,可是75%企業坦言,不會考慮曾有毒品或暴力犯罪前科的人。對此不少釋囚慨嘆,有了收入可讓他們尋找房屋、滿足假釋要求,也有助克服精神與心理健康問題,只是過程非常困難。

NBC報道,紐約協助釋囚組織「幸運協會」(Fortune Society)的副主席戴伊(Ronald Day)表示,如今僱主比以前更願「冒險」,以營運拉瓜地亞機場(LaGuardia Airport)的港口管理局為例,部門自2020年開始便設立計劃,聘請曾有犯罪紀錄的人士,官方形容至今已聘用121人,讓他們擔任出租車調度,或者處理交通服務、客戶服務、餐飲服務等工作。但聯邦法例同時列明,有犯罪紀錄的人不得在機場安檢區內工作,因此曾因非法藏槍而被囚六年的民眾約翰遜(Dion Johnson)說,自己在機場擔任一個月清潔工後,因背景審查無法通過而被辭退。

紐約及一些州份的法例規定,僱主在招聘過程中不能詢問求職者的犯罪紀錄,但在發出有條件的聘用通知後,可以啟動背景審查,並因應結果撤消聘請。對此,一名釋囚表示,自己在郵局工作兩個月後又失去工作,生活「回到原點」,讓人感覺「絕望、抑鬱」。郵政當局回應時則說,留有案底的人不會自動失去資格,管理層會考慮犯罪性質、事隔多久、罪案與工作的關係等不同因素。

據悉,釋囚面對的困難還包括缺乏職業訓練,導致他們無法取得某些專業執照,例如德州可以拒絕釋囚申請電工、空調、拖車司機、冷凍系統承包商等牌照,亞利桑那州也規定,緩刑期間的人士不能取得地產牌照。

但在另一邊廂,密歇根州懲教部門則表示,州府為釋囚提供職業訓練計劃後,相關人士的聘用率從2019年的59%,明顯增至2022年的71%;甚至有僱主主動聯絡當局,希望尋找合適員工。本報訊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