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芝加哥市目前面臨超過12萬戶經濟適用房、伊州在未來5年內更需要興建逾22萬個單位才能滿足需求,近日,芝加哥有市議員提出了一項措施,該措施可能在有限的限制下使「姥姥屋「(Granny Flat)」在全市範圍內合法化,倡導者認為此舉將創造更多經濟適用房。此提案由44區區長伯納特勞遜(Bennett Lawson)提出,他稱允許屋主建造附屬單獨的房子,或將車庫、地下室改建為獨立住宅在有限的限度下使姥姥屋合法化。倡導者表示此舉措能舒緩芝市經濟適用房的短缺。
日前,市議會分區委員會(The City Council’s Zoning Committee)以13票贊成、7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這項附加住宅單元條例。結果將決定周三市議會全體投票的結果,屆時市議員將為新建住宅附屬的花園公寓、閣樓或地下室改建住宅和姥姥屋開綠燈。芝市議員提出了一項措施,該措施可能在有限的限制下使「老年公寓」在全市範圍內合法化,倡導者認為此舉將創造更多經濟適用房。
指獨棟住宅內獨立居住空間
「姥姥屋」又可以稱為「老人公寓或母女屋」,是指獨棟住宅內的獨立居住空間。它也可以被稱為「附屬住宅單元」(Accessory dwelling unit -ADU),「老年公寓」一詞源自於ADU的常見用途,即老年人或年邁親屬的住所。
芝市第一區區長丹尼爾拉斯柏塔(Daniel La Spata)表示,住房供應並非決定經濟適用房價格的唯一因素,但它仍然至關重要,他認為這項法令將為全市帶來巨大的益處。但該措施的反對者,其中許多人代表著獨棟住宅林立的社區,他們擔心這項措施將迅速而劇烈地改變了他們的社區。他們表示,這項變化將增加人口密度,增加社區資源的稅收負擔,並可能利用周三會議的策略將全市議會投票推遲數月。
芝市長約翰遜極力讚成姥姥屋的法例,他為了贏得反對者的支持,約翰遜市長領導的政府周二支持了該法令的新版本,該版本擴大了新單元在城市中的適用範圍。在獨棟住宅區,房主每年每個街區只能建造一、兩或三個額外的住宅單元,但市議員也可以選擇不受限制。
這項妥協嘗試還要求房主在獨立的獨棟住宅中增建一個單元供其居住,這項調整旨在緩解外地投資者會購買此類房屋並增建公寓的擔憂。然而,這些讓步並沒有贏得反對者的支持。第九選區的安東尼·比爾(Anthony Beale)估計,即使有這些限制,他的選區仍可建造約1600套額外的住宅單元。他表示他在努力保護他的社區。未經市議員批准而擅自這樣做,無助於他控制他的社區。
第二選區的市議員布萊恩霍普金斯(Brian Hopkins)認為,應該允許建造額外的住宅單元,但應該在徵求市議員意見的情況下批准,而不能擅自批准。
第十三選區區長的馬蒂·奎因(Marty Quinn)表示,這項法令將「破壞」芝加哥所謂的「平房帶」的「完整性」。奎因是該措施最激烈的反對者,他表示,他應該能夠豁免自己所在社區的法令。
該措施的支持者認為,這是減少開發過程中繁瑣手續和增加房屋存量的關鍵工具。即將卸任的分區委員會主席、27 選區市議員的華特·伯奈特( Walter Bennett)表示,增加住房單元可以幫助面臨更高房產稅賬單的屋主,獲得繼續居住所需的資金。
由於分區劃分和停車要求的變化,芝加哥於1957年禁止增建住宅單元。該法令也禁止將增建的住宅單元用作Airbnb或其他短期租賃。
提案人第44區區長勞遜(Bennett Lawson),引用了2021年啟動的試點項目,該項目將增建住宅單元合法化。本報芝加哥訊

芝市為了解決經濟適用房的短缺,推動住宅在限制下可以興建「姥姥屋」或改建閣、地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