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可以在教室用嗎?

教室裡應該允許使用智能手機嗎?聯合國教育部門教科文組織的一份新報告對這種做法提出了質疑。儘管智能手機可用於教育目的,但報告稱,這些設備也會擾亂課堂學習,使學生遭受網絡欺凌,並可能損害學生的隱私。

報告指出,全球約有七分之一的國家,例如荷蘭和法國,禁止在學校使用智能手機,從而提高了學習成績,特別是對於成績不佳的學生。

在美國各地學校領導就是否禁止智能手機爭論不休之際,四位來自不同地方的學者就此發表了各自看法。

鼓勵「科術懷疑論」

北德克薩斯大學的格達(Daniel G. Krutka)說,學者長期以來一直認為,與科術共存的關鍵是找到其限制。然而,在禁止智能手機的過程中,我擔心教育工作者可能會錯過使用智能手機來鼓勵我和其他研究人員所謂的技術懷疑思維的機會;也就是說,質疑我們與科術的關係。

例如,可能會鼓勵學生考慮使用導航應用程序從一個地方旅行到另一個地方(而不是老式紙質地圖)的優點和缺點。或者,學生可能會探索他們的社交媒體,以批評程式算法為他們提供了什麼,或者「推送」如何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在他的研究中,研究了教師如何鼓勵學生進行「科技禁食」,即在一段時間內不使用科技。他認為,這將使學生有時間反思他們離開設備所花費的時間。

諮詢家長、老師和學生

英國斯塔福德郡大學(Staffordshire University)的羅斯(Sarah Rose)說,雖然有證據表明課堂上使用手機可能會分散注意力,但它也可以促進參與和學習。有關課堂電話潛在積極和消極影響的研究,可用於為學校電話政策提供信息,但也應考慮那些最直接受政策影響的人的觀點。

在她的研究中,發現10歲和11歲的孩子能夠與父母合作,提出很好解決方案。例如,一個建議可以禁止在學校使用手機,但可以讓年齡較大的學生擔任「電話監控員」的角色。這個「電話班長」配備了班級提供的手機,學生和家長可以在上課期間在必要時使用該手機相互聯繫。

負面影響成績 難以察覺

羅格斯大學的格拉斯(Arnold L. Glass)說,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和手機等聯網電子設備的入侵,改變了現代大學的課堂教學。學生們現在將注意力分散在講座和設備上。課堂研究表明,當大學生在課堂上出於非學術目的使用電子設備時,會損害他們的考試成績。

當注意力分散在電子設備和課堂講座之間時,它不會降低對講座的理解——至少,通過課堂測驗衡量時不會。相反,注意力分散會減少對課堂講授內容的長期記憶,從而影響單元考試和期末考試的表現。

手機禁令 有助差生

大量研究表明,成績較差的學生會受益最適合學校實施手機禁令。

加拿大卡爾頓大學(Carleton University)的貝蘭德(Louis-Philippe Beland)與人合作於2015年發表一項研究,用來自英格蘭的數據研究了禁止使用手機對高中學生表現的影響,通過將禁止使用手機的學校與未禁止使用手機的類似學校進行比較,期間隔離了手機對成績的影響。

他的研究發現,禁止使用手機可以顯著提高16歲學生的考試成績,效果相當於每個學年增加五天或每周增加一小時學習時間。而且成績差的學生受益更多,而成績好的學生則不受影響。美聯社電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