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大約有1/4成年人患有季節性過敏,但多項研究顯示,過敏原可能引發抑鬱和焦慮,影響個人心理健康,使人不斷打噴嚏、咳嗽和流鼻水的花粉孢子,更可能與自殺風險之間存在聯繫,只是外界對這種潛在關聯所知甚少。
《紐約時報》報道,季節性過敏可能是不少人的惡夢,幾乎無止境的打噴嚏、充血和發癢,淚眼汪汪的樣子也仿如得了重感冒,種種身體症狀都令人疲憊不堪,特別是現在花粉季節愈來愈長,威力也愈來愈強烈。有研究更表明,俗稱「花粉熱」(hay fever)的過敏性鼻炎,其實與焦慮和抑鬱等情緒障礙存在關聯。
紐約長老會哥倫比亞大學歐文醫療中心的鼻科及前顱底外科部門主任古迪斯醫生(David A. Gudis)表示,過敏原與情緒障礙之間的關係,在普羅大眾和醫療保健行業中都被低估,考慮到全美有幾百萬人患有季節性過敏,因此了解這種關聯,對於醫生和患者來說都是非常重要,這樣才能公開談論任何心理健康問題,並且確保最理想的治療方案。
古迪斯解釋,過敏常常讓人們感到噁心,影響睡眠、能量水平、嗅覺、思維敏銳度和工作效率,反過來又會影響人們的心理健康,而人體任何時候感覺不舒服,其實都是一種心理壓力,最終會導致情緒障礙。
由於過敏性鼻炎屬於慢性炎症,專家因此認為炎症也是罪魁禍首,例如個人如果對樹木花粉過敏,當花粉到達鼻黏膜,就會觸發免疫系統釋放一系列物質,而這些物質又能夠在人體的氣道和大腦產生炎症。馬里蘭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教授古爾德(Todd Gould)表示,這些物質之中有種叫做「細胞因子」(cytokines)的蛋白質,人體會產生這種蛋白質來對抗某些感染,而這些細胞因子會激活調節抑鬱和焦慮的大腦區域。
在動物實驗之中,老鼠的鼻子暴露在過敏原後,旋即表現出焦慮的跡象,大腦的「細胞因子」也明顯增加,壓力荷爾蒙的水平也有所升高。雖然科學界迄今還沒有證據表明,季節性過敏會引發情緒障礙,但全球專家已一再發現兩者之間互有關聯。
以美國的研究為例,過敏人士患有重度抑鬱症的機率,是普通人的大約一倍半,在女性之中更特別明顯,而過敏性鼻炎亦與高度焦慮的風險相關。台灣的研究也指,過敏性鼻炎與成人患精神疾病的風險較高有關。另有少數研究顯示花粉數量高,與自殺風險之間可能存在聯繫,只是人們對這種潛在聯繫所知甚少。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綜合生理學副教授洛瑞(Christopher Lowry)表示,自殺風險涉及許多不同風險因素,未來的研究需要更好地了解過敏原,在影響個人行為方面可能發揮的具體作用。
其他學者則表示如果感覺不舒服,可與過敏症專科醫生或家庭醫生詳談, 盡可能地具體說明症狀和持續時間,並且討論正在服用的抗過敏藥物。
有些抗過敏藥物例如口服皮質類固醇「普賴鬆」(Prednisone)會造成煩躁,並增加出現焦慮或抑鬱症狀的風險。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