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特朗普政府突然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在全美專上教育界引發衝擊波,眾多院校高層質疑,政府單憑一紙公文便可限制他們招生,反映總統特朗普為了達到目的,不惜以行政大權為籌碼,迫使朝野所有人服從。
《紐約時報》報道,哈佛遭受國土安全部懲罰後,多家學府紛感唇亡齒寒。其中麻省理工學院(MIT)校長科恩布魯斯(Sally Kornbluth)致函全校,表示事件讓教育同行面臨「嚴峻時刻」,即使遠在5000哩外的夏威夷大學也沒有置身事外,校長亨塞爾(Wendy Hensel)表示,事件已經震動整個高等教育界。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的資深研究員道格拉斯(John Aubrey Douglass)形容,雖然目前只有哈佛遭殃,但白宮已向外界發出警告,顯示聯邦政府正嘗試摧毀全國所有頂尖大學的獨立自主性,哈佛緊急入稟法院固然可暫時阻止政府,但其他大學都需要衡量形勢,一些外國學生也開始卻步,最終會影響美國吸引全球人才的能力。
在學生方面,來自巴基斯坦的哈佛二年級生西雅爾(Abdullah Shahid Sial)表示,雖然樂見法庭暫緩政府行動,但傷害已經造成,許多外國學生感覺自己在美不受歡迎,也無法在這片土地上安心居住學習。
根據數字,全國各家大學目前的國際學生人數已比2000年增加1倍。在所有本科和研究生當中,留學生比例雖然只有5%,但部分名校的比例遠超這個水平,例如紐約大學6萬名學生中,1/3 是國際學生;哥倫比亞大學2/5學生是國際學生;哈佛大學也有超過1/4 學生來自海外。
海外留學生不但令教育界得到豐厚財政資源,更加促進了校園內的知識、社交與文化交流,不少人畢業後留美發展,也為學術及科研帶來貢獻。但是保守派認為,增收外國學生會令本土學生失去機會,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的代表格連(Jay P. Greene)便說,哈佛等名校的學額已被外國人霸佔,美國中上家庭子女的錄取難度越來越高。
20多年前,中國富裕家庭把子女送到美國留學,美國企業亦樂於招聘這些在美國受教育的畢業生,整個趨勢為美國帶來經濟動力,繼而在全球開拓業務。但紐約聖約翰大學(St. John’s University)教授赫加蒂(Niall Hegarty)說,與2000年代初期相比,近年留學生的增幅其實已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