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食時頭暈怎麼辦?

(高慧然)

  有讀者問,斷食的時候血糖低怎麼辦?

  那就吃點東西吧。

  從定時定量進食,或少食多餐進食,到斷食,是完全逆轉進食方式,顛覆傳統飲食習慣,是需要過程的。

  很多人熱愛碳水化合物,多年來我們接受的飲食教育就是被告知碳水化合物是人類的主食,多個國家的政府健康網站都把碳水化合物放在食物金字塔的最下層。肚子餓了馬上啃個麵包,或者吃個杯麵,碳水化合物迅速轉化成糖類,讓你即時吸收到熱量。你的身體一旦習慣了從糖類中吸收熱量,對碳水化合物的依賴會愈嚴重。愈多吃碳水,愈常肚餓。一旦不進食,就會頭暈、標冷汗,出現低血糖徵狀。

  長期斷食的人,習慣了飢餓狀態,當身體需要能量時,會消耗自身脂肪,把脂肪轉化成能量。分別就在這兒。

  也有人問我,斷食會不會胃痛,胃痛了怎麼辦。我本人的經驗是不會。但是我只能談我的個人體驗,我沒有理論知識。想了解更多關於斷食的理論依據的人,可以去網上尋找Dr. Eric Berg的視頻。

  現代人很多疾病都源於吃得太多。除了人類之外,大自然有哪種動物是定時定候定量進食的?不都是飢餓了才出去覓食的嗎?而且飢餓了也不確保一定能成功覓食,所以長時間餓肚子是絕大多數動物的常態。如果覓食成功,吃飽了就斷食一段時間,等待下一次肚餓再出擊。人類這種一日三餐的進食方式,在整個人類歷史上持續的時間並不長,但現代人許多慢性病、都巿病確實是物質極度豐裕之後出現的「富貴病」。

  我們的祖先都是不規則進食者,我們有這種基因,所以我接受了斷食。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