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余非 星島中文電台時事觀察 )
在俄羅斯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的半個月內,「亞速營」這個名字曾經上過世界新聞的頭條。不少人是最近才聽過這個名字。普京在申明他採取軍事行動的原因時,強調是要令烏克蘭去軍事化和去納粹化。去納粹化指的是亞速營。除此之外,亞速營之所以成為新聞,是已被納入為正規軍的他們,指揮部竟然被烏克蘭軍隊、他們自己人的導彈轟炸,此事立即成為國際欄目的新聞。另一宗新聞是,亞速營的軍人在子彈上抹一層豬油,說是用來對付車臣武裝力量的領導人卡德羅夫,因為他信奉伊斯蘭教,故意用豬油去挑釁;此事因其囂張,在網上引起熱議。而最近,連美國媒體也表示、即使是僅有的一篇半篇,指出烏克蘭境內存在納粹思想、極端民族主義軍事力量。而這股力量在過去十多年,由民間武裝轉為正規軍。
因此,知情者會知道,烏克蘭不只是軍事化,更可怕的是納粹化。一位法國女記者於2015年曾去烏東頓巴斯地區拍攝當地情況,她的紀錄片和訊息被西方大國壓了下去。所以在判斷俄羅斯的行動是否合理之前,必須先多知一些基本事實。台灣綠營媒體到現在仍說烏克蘭不存在納粹主義,說根本沒這回事。是耶非耶,本文向大家簡介烏克蘭亞速營。
烏克蘭「亞速營」源頭是1982年的「82教派」。82教派在1982年是一個踢足球、四出搞事的烏合之眾,之後漸漸變為有嚴格組織的暴力團夥。這個團伙一開始便宣揚納粹主義、極端民族主義思想,反蘇反共,以烏克蘭境內講俄語的族群為低等民族。烏克蘭總體上的納粹氣氛,在蘇聯解體後逐漸壯大。關鍵轉捩點有幾個,2010年是其中一個。當時,烏克蘭在任總統尤先科追授斯捷潘‧班德拉(Stepan Bandera)為「烏克蘭英雄」稱號。班德拉1909年出生,是烏克蘭激進民族主義組織領導人。班德拉在二戰前一直策劃、參與各種對抗波蘭和蘇聯的恐怖主義活動。到二戰期間,投靠德國納粹黨,1943年有份參與大約有10萬波蘭人被殺的「沃倫大屠殺」。尤先科在大選年追封班德拉為英雄,令極端少數激進分子更加不怕曝光。尤先科的追封,當時遭到波蘭等多個國家譴責。而同一年尤先科即使做了很多民粹動作仍然輸了選戰,輸了給親俄的亞努科維奇。
亞努科維奇上台後強化親俄路線。總之,日本也好,韓國也好,凡是不親美的領導人上台後,該國內部的反對派就會忽然轉強。而烏克蘭就更甚,反對派發動了一場顏色革命令亞努科維奇被奪權;他本人及時逃了去俄羅斯。之後由親西方的波羅申科上場,他只做了一任,再之後就是喜劇演員總統現任的澤連斯基。在那場趕亞努科維奇落台的顏色革命\xf9堙A82教派出了不少力,而且打響名堂。就是在上述的顏色革命背景下,2014年,克里米亞用公投方式加入俄羅斯,烏克蘭東部講俄語的幾個地區、主要是頓巴斯區域內有幾個州份宣佈獨立。這些都是2014年的歷史背景,以下集中談有納粹思想的82教派、即日後的亞速營;看它如何在2014年開始,由民間武裝力量,壯大至成為烏克蘭正規軍。
2014年烏克蘭失去克里米亞後,出重手阻止烏東獨立。當時,烏克蘭政府立即成立東部兵團,吸收了大量極端種族主義、新納粹主義的民間武裝力量,包括82教派。82教派這支軍事力量因其夠狠、夠殘忍,令烏克蘭政府批地給他們成立準軍事組織,並命名為亞速營(跟駐紮在烏克蘭東南部亞速海沿岸有關)。由於戰鬥力強大,亞速營不到一年就擴充為軍團,甚至在2014年底正式併入烏克蘭國民警衛隊,接受政府提供的武器和訓練。因此,以下數出來的罪行,如果被認為跟烏克蘭政府有關,也並非不合理。
經聯合國人權事務辦事處證實,2014年至2015年初,亞速營等烏東軍事組織,對烏東人民實行了強姦與其他性暴力行為。此外又用電擊、水刑等酷刑,逼禁錮者承認自己是俄羅斯間諜。此外還虐殺兒童、摘取器官。上文已提過2015年法國戰地女記者博內爾揭發了頓巴斯戰爭的幕後真相,當中就包括揭露烏軍的納粹暴行。她證明烏軍納粹分子一直在頓巴斯濫殺無辜,用重火力武器攻擊民房。
2014年9月頓涅茨克發現了三個萬人坑,\xf9堶惘酗j量未成年人及婦孺屍骨。不少屍體被剖腹,內部器官被取走。當中包括大量少女屍體,這些女屍的後腦都有子彈孔,幾乎所有人生前都被強姦和遭受酷刑。而發現萬人坑的區域,被證明起碼有400名年齡為18至25歲的女性失蹤。所以普京表示,此次軍事行動的最終目的,是要「保護那些遭受基輔政權長達8年的種族滅絕行為的人民」,「著力於烏克蘭的去軍事化和去納粹化」。證之於事實,普京所言,是有證據的說法。
亞速營的兇殘和戰鬥力吸引了美國注意。美國國會眾議院在2015年通過一項預算案,向烏克蘭提供大量經濟和軍事援助。美國CIA也開始培訓烏克蘭軍人和情報人員,包括亞速營的人。亞速營因為明擺著奉行納粹主義,他們的徽章都與當年納粹德軍的徽章圖案十分接近。美國援烏的預算案原本說明禁止向亞速營提供武器、訓練或援助。但是五角大樓向眾議院施壓,最終取消了這一條限制。自此亞速營便如虎添翼。他們的虐殺行動專門針對烏東講俄語的烏克蘭人,視他們為「劣等民族」。
2016年開始,亞速營甚至想走入政治圈,實行政黨化,定名為「愛國者黨」。至2019年亞速營正式成為烏克蘭官方架構的一部分,有軍方編制,基本上是烏克蘭正規軍。他們的「戰鬥方式」一直都非常納粹,以最近俄羅斯出兵烏克蘭一事為例,他們拿平民做人盾,阻止平民離開戰區,公然射殺離境的烏克蘭平民和外國人,甚至毆打印度、非洲留學生等等。凡此種種,都被認為是烏克蘭軍隊內亞速營兵團的行為。
近日多了歐洲記者去烏克蘭採訪,德國記者就曾發現烏克蘭軍營內到處都是納粹標誌。令這位德國記者引來了黑暗的歷史記憶。香港也竟然跟亞速營有關。原來在2019年黑暴期間,亞速營的頭目曾到過香港,有照片反映,他們現身旺角及尖沙咀暴亂現場,和黑暴分子一起煽動分裂和搞對抗。
不過凡事都會反噬,這支受過美國訓練的激進武裝力量,跟美國白人至上種族主義分子有聯繫。2019年,澳洲白人至上恐怖分子去紐西蘭基督城幾所清真寺發動血腥襲擊,那批恐怖分子身上的衣服,就有亞速營的標記。3月8日,北約在推特擬誇讚俄烏衝突中的烏克蘭女兵,誰知圖片反映,女兵的軍服上有納粹標誌「黑太陽」符號,在網上引來一番爭議。
我一直說烏克蘭事件仍在發展中,最好是爭取機會多知一些相關的基礎知識,目的是令人會更加明白烏克蘭的複雜性。烏克蘭境內的納粹力量由軍權轉入政治,還用納粹手段欺壓烏東人民。再加上烏克蘭和俄羅斯在歷史上淵源很深……,一切加起來,立體地去考慮,大家或會對俄羅斯的軍事行動有另一番判斷。
回頭說開始時談過的新聞,就是亞速營指揮部被烏克蘭軍隊導彈轟炸一事。現在看來,如果說是烏克蘭軍方想殺人滅口,或毀滅某些不想人知道的證據,以免落入俄軍的手上,也未必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