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無比堅實的反對黨

▍霍詠強 星島中文電台時事觀察 ▍

新加坡大選落幕,人民行動黨勝出,總理黃循財交出了漂亮成績單,得票率從上一屆的61.23%,上升至65.57%。澳洲與新加坡同日大選,工黨得票率預計53%左右,媒體已經用上「壓倒性勝利」字眼。得票遠高於預期的不足六成,原因都源於反對黨派:「既強也弱」。

人民行動黨控制97個國會議席的87個,遠超三分之二,享有不受反對黨約束,可以修憲的權力。總理黃循財召開新聞發布會時說,選民給予了人民行動黨明確而強有力的支持,這是對政府信任、穩定和信心的明確信號,使新加坡在動蕩的世界中,處於更為有利的位置。

和近來眾多選舉、包括加拿大、澳洲相同。本次得票率這麼高,人民行動黨最應該感謝的一個人,就是把全世界搞得天翻地覆的特朗普。在大選之前,執政的人民行動黨多次強調,世界局勢很亂,尤其地緣政治危機、關稅戰引發的全球貿易和供應鏈危機,導致新加坡賴以生存的國際法則蕩然無存,國民的飯碗可能不保,在這種危機時刻,應該選個有經驗、有能力的政府,帶領大家一起向前走。

行動黨多個選區得票率超高:三個選區得票率80%以上,九個選區的得票率逾七成,其他大部分在55%至69%之間,只有三個在55%之下。那些小政黨和連得票率雙位數都拿不到的政治前輩,連按金也要賠上,只能佩服他們屢敗屢戰的精神。

但最重要的轉變是工人黨成為正式的在野黨。新加坡立國以來,只由具政治影響力的反對派人物,這次成功過渡為政黨。艱辛的反對黨生涯:威逼、破產、出走、入獄,以及在沒有資源下的競選工程。在工人黨方面,不但保住了三個選區——後港、阿裕尼、盛港,而且得票率或維持或升至高水平。。

在工人黨落敗的其他幾個選區,得票率皆在40%以上,按這個趨勢,下一屆大選,工人黨在東北地區的惹蘭加由、淡濱尼、榜鵝,肯定對人民行動黨形成巨大壓力。由於工人黨惹蘭加油候選人劉宇揚、淡濱尼團隊是落選反對黨人當中最高的兩個,因此,劉宇揚和淡濱尼團隊其中一人可以進入國會,成為非選區議員。

本屆大選,雖然工人黨沒能拿下新的國會議席,但是鞏固了東北根據地,而且對淡濱尼、惹蘭加由、榜鵝形成強力威脅;另外還進了兩個非選區議員。國會裡的反對黨只剩它一家。並且,只要是工人黨競選的選區,如果進來了其他反對黨,這個第三者會輸很慘,連0.5%的選票都得不到。很明顯,如果說工人黨對行動黨形成威脅,那麼,對其他反對黨,簡直就是被工人黨按在地上摩擦!

本次大選,工人黨不但鞏固了「反對黨老大」的地位,而且,這個地位是其他反對黨望塵莫及的。其他反對黨,式微的速度會加快。前進黨、民主黨看來後繼無人,其他小黨就更不必說。在以後的大選,它們很難與工人黨搶奪人才。人才要嘛流向人民行動黨,要嘛流向工人黨。工人黨的人才儲備擴大、加強了,就更有與人民行動黨抗衡的資本。

就憑這一點,雖然席位進帳不多,但工人黨本屆大選成功地鞏固了「在野黨」的地位。本屆大選之後,新加坡是否朝「兩黨制」邁進了一步?越大越難緩和內部鬥爭、也越難平衡權力。

星島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