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比較忙,做的運動跟往日差不多,只是分開三個不同的場地,時間也很分散,早上上瑜伽堂,下午打網球,緊接 去另一個健身房上健身課。遇到這種情況,我白天不吃任何東西,除了水。很多人不解,包括我的一些打網球的朋友,他們習慣打球途中休息一兩分鐘,吃一隻香蕉、嚼兩口蘋果,甚至是一兩塊餅乾、麵包之類的碳水化合物,以補充體力。所以他們會問我:「做這麼長時間、高強度的運動,不吃東西不會感覺頭暈嗎?會胃痛的吧?」
不會。我平時不吃早餐,遇到這種日子,只是比平時少吃一餐而已。早在「168斷食」風行一時之前,我就習慣了根據自己的需要及作息方便來進食,我沒有定時定候吃三餐的習慣。餓了就吃,吃很多。不餓,或者餓,但沒有時間進食,就直接跳過去,到方便了再吃。多年不規則進食的經驗告訴我,飢餓感只是幾分鐘的事,過去了就沒事了。
我媽媽一向對我這種飲食方式極度不滿,她認為定時進食,或少食多餐是健康之道,像我這樣必定會有胃病。事實證明她是錯的,至少這種進食習慣適合我,我從無任何胃部不適。現在有不少專業醫生竭力推介斷食,斷食理論解釋了為甚麼多食少餐不會影響體力及健康,有興趣的朋友可找相關資訊研究。
我試過最長的一次斷食是七十二小時,期間照樣每天街跑十公里。我沒有任何不適,相反,體力甚至比吃飽喝足的時候更好。長時間斷食對我來說最大的副作用是我不斷想各種食物,不是因為飢餓,而是對食物的欲望。我被欲望折磨,無法專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