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唔掂

我有一個姊姊、一個弟弟,我排行中間。三姊弟給人感覺,必定是熱鬧,但其實我們三人共處時間不多,因為各自都到過外國留學。當年決定到外國留學,不外乎三個原因:叻、有錢或在香港讀不上,而我們三姊弟正正分別符合到這三類指標!

  叻,是姊姊。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優異生、學校管弦樂團首席、歌詠團伴奏、游泳校隊隊員、全港兒童故事演講比賽總冠軍、破紀錄之齡考獲皇家音樂學院演奏級、音樂節三級五級八級總冠軍、四十位香港精英學生派往日本福岡交流之一。於是中二才開學兩個月,已被英國Wells Cathedral School提供全費獎學金至畢業招攬入讀。每逢聖誕、暑假回港,必定要在回歸前的港督府演奏。不過三年後,她決定放棄獎學金,轉到倫敦St Paul’s Girls School,最後入讀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英國教育,徹底粉碎了她的藝術夢。

  有錢,是弟弟。小一至中一在聖保羅男女中學就讀,朋輩關係影響出一副暴發戶性格,中二被父母轉到樸素的皇仁書院,重拾天真。會考後才批准到英國Sevenoaks School留學,大學在美國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完成,現在是一位出色的銀行家。

  而我,在香港「搞唔掂」,到加拿大溫哥華公立學校,可惜英文亦「搞唔掂」,轉到日本人開辦的私立學校,以最壞最佳均衡比,才感受到一絲自信,入讀同樣最後「搞唔掂」的Queen’s University一年,才回到香港中文大學,孕育成今天的我。

  可見香港或外國,各有教育制度好壞之處,「適合」,才是要訣!

  否則一窩蜂在英國為一個心儀學位爭個頭崩額裂,注入當地的,只不過是港式怪獸家長文化。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