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月國際傳媒與新月藝術聯合主辦、萊鎮華協合作呈現的大型原創合唱組曲《江、河、湖、海——渤海春潮》近日於萊鎮(Lexington)上演。歷史悠久的Cary Hall緩緩拉開序幕,為北美觀眾獻上了一場極具歷史縱深感與藝術感染力的東方音樂盛宴。這場演出,不僅是波士頓華人社區的一大喜事,更是一次對當地合唱愛好者專業水準的拔高與挑戰。
音樂會的上半場猶如一幅精心繪製的東方音畫,引領聽眾穿梭於古典與歷史的時空。著名花腔女高音廉艷以一曲經典的《春江花月夜》為演出啟幕。這位曾以其精湛技藝驚豔紐約卡耐基音樂廳的歌唱家,以其圓潤飽滿的音色與醇厚細膩的情感,為觀眾鋪展開一幅月夜江畔的流動畫卷——江上升明月,岸畔繁花如錦,意境悠遠,如詩如畫。
緊隨其後,男低音王子釗以其深沉雄渾的聲線,傾情演繹了《滾滾長江東逝水》。那低沉的共鳴彷彿凝固了歷史的滄桑與壯闊,將「浪花淘盡英雄」的慨嘆化為震撼人心的樂聲。當樂曲進入「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的段落時,男聲部的慢板如悠悠行雲,女聲部則以溫柔的和鳴相應。
在指揮曹賀茗的精準執棒下,新月春之聲合唱團各聲部默契交織、分合有序,構築出一闕跨越時空的壯麗詠嘆。受邀前來的東方之聲合唱團則在指揮郭凌的細膩引領下,獻上了一曲充滿詩意的《貝加爾湖畔》。隨後,女高音曾竹戈的華彩樂章為上半場畫下了一個輝煌而浪漫的休止符,餘音嫋嫋,引人無限遐思。
八大樂章中的搏擊與希望
這部大型合唱組曲《渤海春潮》共有八個樂章,完整的演出時長約為五十分鐘。與一般的大型合唱作品(如《黃河大合唱》)不同,這部組曲對合唱隊員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幾乎需要合唱團從頭唱到尾,對非專業合唱團而言,其難度與專業要求是極高的挑戰,體現了新月春之聲合唱團紮實的功底與勇於突破的藝術精神。
組曲以「漸聞春到蓬瀛,潮翻渤澥鳴」為題眼,在鋼琴輕靈的琶音中拉開春的序幕,彷彿渤海邊傳來的春日第一聲鳥啼。四部人聲緩緩鋪展,如同春風透暖,春雨不寒,將樓醒花紅、冰消雪泮的景象,以慢聲吟哦的方式,推開渤海春來的畫卷。
音樂隨即加速,節奏與力度層層加強,展現出渤海的春潮、渤海的漢子立於船橋之上搏擊風浪的景象。一段四聲部男聲合唱,蓄積了天地之勢,更蓄積了闖海人面對命運的雄心。男中音悠揚的船號忽轉急促,如野蜂飛舞般的主題在聲部間推疊、震盪,由弱至強,由低至高,最終贏得這場春潮與大海的激烈搏擊,亦是人與命運的較量。
隨後,海浪聲漸次打開,號子由急轉緩,這不是對大海的怒吼,而是人與海之間從合作、博弈,到最終被大海接納的遼闊與曠達。水域漸穩,音樂情緒逐漸舒展。四部合唱整齊而有序,歌聲中滿是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接著,樂曲的重心轉向對家與故鄉的綿長思念。新月兒童合唱團的童聲此時如天籟降臨,純淨而溫暖,漕船載來的姑蘇月光,也載來了抱著蓮藕的年畫娃娃,瞬間喚醒了聽眾心中最柔軟的鄉情。
夜幕深沉,都市在海河的粼粼波光中霓虹閃爍。廉艷的女高音再度響起,其穿透力極強的聲線,在高音部的托舉與低音部的鋪陳中,顯得飽滿而圓潤,如同一顆璀璨的星光點亮了沉靜的夜空。
整場演出獲得觀眾高度讚譽,很多觀衆在音樂會落幕之後仍久久不願離去。波士頓地區知名鋼琴家兼指揮郭凌老師表示,這是非專業團體的演出,無論從曲目選擇、鋼琴伴奏到指揮與演員的表演,都可謂精湛到位,無疑是一場從中國走向世界的驚人音樂之旅。
本報記者李強波士頓報道
女高音廉艷在演出中。 主辦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