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經濟政策累「股匯債三殺」 日股單周蒸發20萬億 恐禍延全球金融市場

日本首位女首相高市早苗上任一個月,一方面發表涉華錯誤言論,令中日關係惡化;另一方面推出的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引發市場擔憂,「高市交易」迅速退卻,近期日本股市、匯市及債市上演「股匯債三殺」,過去一週日本股票總市值蒸發約20萬億日圓(折合約9912億港元),日圓匯率大幅貶值,同時日本國債收益率飆升至近17年來新高,有市場人士擔心,將影響全球金融市場穩定性。

高市早苗的21.3萬億日圓、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周五(21日)獲內閣通過,這是當地新冠疫情以來最大規模的刺激計劃,包括17.7萬億日圓的追加預算支出和2.7萬億日圓減稅措施。若加上地方政府支出和私營部門投資,總影響規模將達42.8萬億日圓。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推出規模約21.3萬億日圓的刺激經濟方案。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推出規模約21.3萬億日圓的刺激經濟方案。

 

「派錢」料需增發國債

這項可謂全方位「派錢」的政策,包括向每名兒童發放2萬日圓現金補貼,提供電費燃氣補貼,發放大米券,取消臨時汽油稅,並提高免稅收入門檻。同時,日本政府將向人工智能、半導體、造船等戰略領域注入巨資。

雖然日本國民可能會歡迎上述支出計劃,但金融市場普遍擔心日本政府這樣大灑金錢,可能超出其財政能力範圍。目前日本債務規模已達經濟總量兩倍以上,在發達國家中堪稱最差。大規模支出將意味著政府需增發國債,規模預計將超過去年6.69萬億日圓的借款額。First Eagle Investments的投資組合經理Idanna Appio認為,「日本經濟,特別是考慮到關稅和所有正在發生的事情表現相當好。現在似乎不是需要增加大量財政刺激的時候。」

日經指數全周跌3.5%

市場的擔憂已迅速反映在日股身上,日經225指數本周下跌3.5%,東證指數下跌1.8%。從所有東京上市股票來看,本周蒸發約20萬億日圓市值(折合約9912億港元)。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數字甚至超過本次刺激措施17.7萬億日圓的一般帳戶支出。

債券市場同樣動盪,日本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已飆升至1.78厘以上,創逾17年新高。40年期日債收益率更是攀升至3.7厘的歷史高峰。據日本證券交易商協會最新數據,包括國內銀行、保險公司和海外帳戶在內的主要投資者已將其十年期日本政府債券的淨購買量降至2023年10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這推高了日本債券的收益率,增加了已背負沉重債務負擔的日本政府的融資成本。德意志銀行全球貨幣研究主管George Saravelos警告,高市早苗的支出計劃令人聯想到2022年幾乎摧毀英國債券市場的混亂局面。

投機者無視官員警告

另一方面,日圓匯價近日大幅貶值,每美元一度兌157日圓的10個月低位,每百日圓兌港元低至4.94算。財務大臣片山皋月周五警告投機者當局可能會干預以支撐貨幣,但市場基本無動於衷。澳洲國民銀行貨幣策略師Rodrigo Catril直言:「市場對日本官員的評論越來越不敏感,日圓正變成玩具。」

相關文章:日圓匯率|日圓失守「5算」 中日關係惡化兼美或停減息 一文睇清找換店+銀行+信用卡最新匯價

同時,在高市新政府施壓下,日本央行加息步伐受阻,正削弱央行的公信力。Catril指出,日本通脹率已遠高於央行目標,但央行仍不願意加息,反映政治影響成為日益重要的主題,日本央行的信譽正面臨考驗。利率掉期隱含日本銀行在12月政策會議上維持利率不變的可能性約為80%,而在高市早苗贏得相位前約為30%。

日本央行加息步伐受阻,正削弱央行的公信力。
日本央行加息步伐受阻,正削弱央行的公信力。

 

日資或撤出美債市

有分析人士指出,日本「股匯債三殺」不僅對日本本土市場構成壓力,還可能對全球金融體系造成衝擊。

首先是美國國債市場受影響,因日本是美國國債的最大海外持有者(佔比約13%)。市場擔憂,若日本國債收益率持續攀升,可能促使日本投資者增加國內配置,減少購買美國國債,對美債市場是不小的衝擊。LPL Financial首席技術策略師Adam Turnquist指出,美國國債收益率未必會「完全同步」跟隨日本國債收益率上升,但其下行空間可能將因此受限。

日圓拆倉恐再上演

富達國際基金經理Mike Riddell則警告,長端日債的風險可能會迅速蔓延至其他市場。「當債券收益率飆升時,日圓套利交易將會開始崩潰。隨著資金回流日本,日圓往往會走強…套利交易平倉可能會引發更廣泛的國際資產拋售,尤其是美國國債和股票ETF。當流動性收緊時,所有風險資產都會受到影響。」法國興業銀行全球策略師Albert Edwards將日本長期債券收益率的攀升,形容為「極少數需被投資者重視的重大警示信號」。

去年8月,日本央行意外加息就曾引發市場恐慌,當時日經225指數在一天內暴跌了12%。若日本財政狀況持續惡化且維持當前發債速度,可能迫使日本央行提前加息,進一步推升日圓匯率,並可能引發全球股市與債市的拋售潮。

即時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