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路透社報導,自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年稍早決定停止生產一美分硬幣(俗稱「便士」)以來,加油站、快餐連鎖店和大型商場等零售業者正爭相調整價格和現金交易的找零方式,這場混亂可能蠶食他們的利潤。零售商們預期一美分硬幣的供應會減少,但其枯竭速度遠超預期,許多業者對特朗普政府和國會議員缺乏明確指引感到沮喪,迫使他們只能向下取整找零,以避免激怒顧客或違反部分州的法律,這對交易量大的企業而言可能意味著巨大的財務損失。
零售商應對策略與困境
全國零售聯合會(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表示,一美分硬幣的短缺問題已影響到城市和鄉村地區的零售商,沒有明顯的地域規律。該聯合會高級政府關係總監迪倫·瓊(Dylan Jeon)指出:「任何接受現金的商家都在努力應對這個問題。」其成員包括沃爾瑪(Walmart)、塔吉特(Target)、梅西百貨(Macy’s)和老海軍(Old Navy)。一些大型連鎖便利店已開始向顧客發出警告。例如,家族企業便利店 Sheetz 在其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家分店張貼告示稱:「美國鑄幣局(U.S. Mint)將不再生產一美分硬幣,因此我們零錢短缺!」告示鼓勵顧客使用無現金支付、將消費金額向上取整支持慈善,或用1美元的一美分硬幣兌換一杯免費自助飲料。另一家總部位於威斯康辛州拉克羅斯(La Crosse)的便利店 Kwik Trip 則宣布,其遍布中西部的850家門店將把現金交易向下取整至最接近的五美分。在維珍尼亞州亞歷山德里亞(Alexandria)的一家 CVS 藥局也張貼了類似通知,因「一美分硬幣短缺」而要求顧客支付確切金額。
法律模糊地帶與業界呼籲
隨著一美分硬幣從流通中消失,零售商面臨著法律上的不確定性。包括加利福尼亞州、紐約州和伊利諾州在內的數個州份,設有消費者保護法,要求零售商在現金交易中提供準確的找零。零售團體表示,這些規定使得他們在不冒著罰款或顧客投訴風險的情況下,難以調整價格或對總額進行取整。全國零售聯合會一直在遊說特朗普政府和國會,希望就交易取整問題提供一致的指導。瓊表示:「短期內最有幫助的是明確取整的做法——零售商究竟可以在交易總額或找零上向上還是向下取整。」一個由加油站、便利店、旅遊中心和雜貨店組成的貿易組織聯盟在9月30日致信國會領袖警告稱:「如果這些補救措施不盡快解決,在美國越來越多的地區,與顧客進行合法的現金交易將變得充滿挑戰。」
停產背後的經濟考量
儘管特朗普的指令啟動了停產程序,但國會對鑄幣擁有最終權力,這意味著永久停止生產可能仍需立法。在特朗普下令停產數月後,美國財政部(US Treasury)於五月發出了最後一批一美分硬幣空白幣餅的訂單。負責向銀行和信用合作社分發硬幣的幾個聯邦儲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站點,也已停止履行一美分硬幣的訂單。目前,生產一枚一美分硬幣的成本已超過其面值——近年來約為每枚3.69美分。政府預計,通過停止鑄造一美分硬幣,每年可節省約5600萬美元。財政部表示,目前美國約有1140億枚一美分硬幣在流通,但它們的使用率極低。支持者認為,一美分硬幣有助於抑制消費品價格上漲,並且是慈善機構的收入來源之一。而批評者則認為,這種硬幣是個麻煩,最終只會被丟棄在抽屜、煙灰缸和存錢罐裡。
來源:reuters.com
封面來源:Adobe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