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亞洲大學與波士頓新創公司NucleicAI日前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雙方將攜手在台灣建置人工智慧(AI)生命科學數據平台,推動人工智慧在基因體學、精準醫療與健康智慧領域的創新應用,開啟台灣與波士頓地區高科技醫學研究合作的新篇章。
簽約儀式於台中舉行的「IEEE人工智慧、醫學、健康與照護國際會議」上進行。亞洲大學校長蔡進與NucleicAI聯合創辦人、哈佛醫學院國際遺傳疾病中心主任哈吉希教授(Alireza Haghighi)代表雙方簽署合作文件,並在會中發表演講,闡述合作願景與推動策略。
蔡進發校長指出,這項合作是亞洲大學在生醫創新與人工智慧領域的重要里程碑。「與NucleicAI的合作象徵著我們邁向下一代健康數據生態系統的重要一步。透過結合全球頂尖技術與本地科研能量,我們將加速生醫研究與精準醫療的發展,實踐亞洲大學成為生醫創新領航者的戰略願景。」
根據協議,NucleicAI將提供其在人工智慧基因數據分析、多重組學(multi-omics)整合與健康智慧運算方面的核心技術,協助亞洲大學建構安全、可擴展的生命科學數據平台。該平台將支持跨機構資料共享、隱私保護型分析、AI驅動的疾病預測模型與藥物研發研究,同時符合國際資料治理與倫理規範。
哈吉希教授表示:「台灣的生醫與學術生態系統具有獨特的創新優勢,這項合作將建構全面的數據基礎設施,推動預測醫學、預防醫學與精準醫學的進展,並加速新藥發現。」他指出,透過結合台灣在醫療數據管理、臨床研究與教育領域的成熟基礎,與波士頓在人工智慧與生物科技的創新能量,雙方能夠建立跨國協作典範,推動人類健康的長期進步。
哈佛醫學院教授暨NucleicAI共同創辦人辛克萊(David Sinclair)則補充道:「這種前瞻性的合作,將徹底改變我們使用數據促進人類健康與延壽的方式。當人工智慧與生命科學在全球規模下結合,其潛力將無可限量。」他表示,NucleicAI將持續深化與台灣學研機構的合作,共同探索AI技術如何提升醫療決策與疾病預測精度。
促進學術與產業合作研究
根據合作內容,亞洲大學將率先將其校內生命科學與健康醫療資料遷移至新平台,啟動以隱私保護為核心的AI數據分析機制,促進學術與產業合作研究。未來,該平台也將邀請台灣其他頂尖學術機構與醫療單位加入,進一步強化台灣在亞太地區的醫學科技影響力。
蔡進發校長指出,數據主權是現代生醫科技發展的核心議題。他說:「此次與NucleicAI合作,讓我們有機會以國際標準建構台灣本土的主權級科研平台,不僅保障個資與數據安全,也為未來全球合作奠定堅實基礎。」
此次合作也象徵台灣與波士頓在高科技與生醫創新領域日益緊密的聯繫。波士頓作為全球科技與醫學研究重鎮,擁有麻省理工學院(MIT)、哈佛大學等頂尖學府及眾多生技企業,其人工智慧與精準醫療研究居世界領先地位。而台灣近年來積極發展智慧醫療、生技製藥與AI應用產業,形成堅實的科研與臨床應用基礎。
多位專家指出,波士頓與台灣之間的科研合作不僅有助於技術轉移與人才培育,更能促進雙方在產業創新、生醫資料分析及藥物研發領域的共同成長。亞洲大學此次與NucleicAI的合作,不僅象徵著台灣在全球AI生命科學生態系中的嶄新定位,也為兩地後續的學術交流與產業對接奠定了基礎。
隨著此次合作備忘錄的簽署,雙方預計將於未來數年內共同推動平台建設與學術研究。此舉不僅標誌著台灣在全球生醫科技網絡中的地位提升,也顯示波士頓與台灣兩地在高科技創新領域的互補潛力正不斷釋放。本報記者李強波士頓報道
(左起)蔡進發同哈吉希教授簽署合作備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