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律師公會主席毛樂禮資深大律師及副主席薛日華資深大律師繼續加拿大多倫多行程,當地時間3日出席國際律師協會(International Bar Association)2025年會第二日會議。代表團出席多場小組會議,與來自其他司法管轄區的法律界代表,重點就人工智能(AI)的應用與網絡安全兩大議題,交流經驗及應對策略。
毛樂禮:AI日漸改變法律行業格局
施政報告中提到,律政司會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檢視更廣泛應用AI所需的法律配套。毛樂禮參與其中一場研討會後表示:「AI日漸改變法律行業格局,不同司法管轄區之間的協作變得更為重要,例如有意見認為,日後可能會有更多與訟人利用AI搜集資料後自行應訊,這些趨勢對整個法律界,可能帶來深遠影響。汲取其他司法管轄區的經驗和做法,有助香港法律界更全面地善用AI工具的同時,確保行業可以恪守最高的專業標準。」





使用AI要確保合乎《行為守則》
毛樂禮補充指,其中一場小組會議,由法官分享見解,討論AI如何影響審訊和訟辯,以及法律學院和新晉律師和大律師應該如何應對和使用新科技。他指出,大律師公會一直關注AI對行業的影響,外國時有聽聞有律師誤用AI虛構的案例,可能影響公眾對司法公正的信心,因此公會一直提醒大律師使用AI時,需要時刻確保行事合乎公會的《行為守則》。
AI應用日趨普遍的同時,網絡安全亦成為備受關注的議題,例如有海外地區曾經有網絡遭受攻擊,令法律援助人士的紀錄外洩。
薛日華:加強網絡抵禦能力是逼切問題
薛日華表示:「其他司法管轄區曾經有網絡事故影響司法界運作,令部分系統幾近癱瘓,可見網絡安全和維護基礎設施,已經成為確保司法公義的重要一環。加強網絡抵禦能力是逼切問題,需要跨界別共同應對,而海外法律界分享的經驗,相信有助香港在這方面借鏡。」
公會代表團亦包括三名新晉大律師翟敏而、郭雅媛及楊鈞愉。代表團明天會繼續與會,當中毛樂禮將會主持一場主題為監管和行業操守標準的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