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孟青
曾幾何時,搵快錢係香港人的日常。經濟起飛、樓股俱旺的年代,「歌神」許冠傑的一首洗腦歌《錢會繼續\u569f》,搵錢太易,猶如天降橫財,不少人看見成功者輕鬆獲利,誤以為這是常態,易賺快錢的錯覺,會侵蝕一個人對工作的熱誠及對流程的關注,在不知不覺中養成惰性,有如溫水煮蛙,以為自己仍活在舒適圈。惰性唔止係風土病,再不正視,演變成不治之症亦只是時間問題。惰性令人逃避思考,放棄規劃,漸漸造成價值觀扭曲,重運氣輕努力、重投機輕實力,動搖了進步的根基,執行力退化,完全是咎由自取。
從畢業搵工見工一刻,惰性已盡流露,有銀行聘請練習生,應徵者甫面試已先下手為強,老實不客氣地問:這份工是否可以Work From Home?當你的答案係:「冇。」對方的即時反應係回敬你一句:「呢份工唔\u5571我。」
小朋友最鍾意挑戰大人底線。新鮮人亦不例外,銀行內部員工守則列明返工Dress Code不許穿牛仔褲,有新入職女同事竟然穿上裙腳剛好蓋過八月十五的牛仔短裙返工,未坐低即走光,博部門主管唔出聲勸喻,即代表默許。
銀行埋數要加班,直升機家長致電人事部投訴:「你\u54cb銀行唔係收五點\u5605咩?做乜要我個女加班?」
以上三個例子,都是真人真事,更巧合地發生在同一間銀行。冒牌水事件暴露出公務員以外社會上更多不同層面。浮雲遊身邊發出警告,你仍不高視闊步,就只能原地踏步,甚至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