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E突襲堅尼路拘多名小販

逾50名聯邦幹員10月21日下午突襲曼哈頓下城,穿梭於遊客及行人之間,在堅尼路(Canal St)附近拘捕多名男子,迅速引發數十名抗議者湧上街頭。國土安全部發言人麥克勞克林(Tricia McLaughlin)稱,此行動針對「販售假冒商品的犯罪活動」。

據《紐約時報》報道,麥克勞克林表示,行動由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主導,聯邦調查局(FBI)及邊境巡邏隊等參與,未透露被捕人數或移民身分。目擊者稱,至少4人被拘,數十名蒙面幹員包圍翠貝卡(TriBeCa)邊緣,展現特朗普政府在曼哈頓街頭的武力展示。

消息迅速在社群媒體傳開,抗議者追逐幹員沿拉菲逸街(Lafayette St)前往聯邦廣場26號的ICE辦公室。更多幹員穿戰術裝備抵達,伴隨裝甲車輛,幹員推開抗議者,場面混亂。

麥克勞克林稱,人群「變得暴力,阻礙執法,包括封鎖車輛及襲擊執法人員」。一名抗議者因「襲擊聯邦官員」被捕。

行動於下午3時20分展開,蒙面幹員從堅尼路南側李斯本納街無標記車輛下車,驚動路人,有人咒罵並錄影。聯邦官員拘捕教堂街及李斯本納街(Lispenard St)數名男子,要求身分證並押入附近貨車。目擊者卡明斯(Kaden Cummings)說,「他們抓人上手銬,無人說明身分,無正當程序。」

38歲的恩迪亞耶(Mor Ndiaye)在教堂街(Church St)及堅尼路被幹員包圍、推倒、手銬,膝蓋受傷。他稱自己來自塞內加爾,在美居留20年,提供身分證後獲釋。堅尼路附近小販似獲事先通風報信。有人奔跑警告「ICE來了!回家!回家!」

當晚,聯邦廣場26號外逾百名抗議者聚集,地方民主黨官員譴責逮捕。曼哈頓民主黨議員馬特(Christopher Marte)稱此為「聯邦越權的恐怖展示」。市長亞當斯發言人表示,市警務處未參與,但監控聯邦廣場26號情況。入夜,戴頭盔持警棍的警察推開抗議者,讓交通通行。

數十年來,堅尼路吸引非法小販兜售假冒配件,包括手錶、運動鞋及手袋。小販多來自西非,尤其2022年移民湧入後,引發人行道阻塞投訴。市警務處定期行動,逮捕、沒收財物並開罰單。2023年8月,警方突襲堅尼路,逮捕8名小販,沒收數百萬元商品。今年1月類似行動,逮捕多名小販。但警方行動如貓捉老鼠,業主及居民稱,非法活動不久復燃。

本報訊

逾50名聯邦幹員在曼哈頓下城行動,迅速引發抗議者湧上街頭。 Victor J. Blue/紐約時報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