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藩市市參事會土地使用與交通委員會20日開會近七小時,審議市長羅偉提出的「家庭分區計劃」(Family Zoning Plan)。該計劃旨在回應加州房屋與社區發展局要求的住房配額,預計可為全市創造約3萬6千個新住宅單位。會中雖通過兩項修正案,但在華人聚居的西區與北區,居民仍擔憂社區特色被破壞、租金管制房遭拆除,以及基礎設施負擔加劇。
委員會最終通過其中兩項修正案。第一項由梅義加(Myrna Melgar)提出,將三單位以上的租金管制住宅排除在「住房選擇—三藩市計劃」(Housing Choice–SF Program)之外,避免租控房被迫拆重建。第二項由李爾德(Danny Sauter)提出,要求新建案底層預留空間給小商業,以維持街區經濟與活力。
除已通過的兩項外,多位市參事仍提出新修正,將於11月與12月繼續審議。
陳小焱主張將受迫遷壓力高的地區排除於增密範圍外、提高兩房以上家庭型單位比例,並在出售或聯合開發公共土地前,優先評估興建100%可負擔住房的可行性。陳詩敏則提出保障所有租管建築免遭拆遷、保護小商業、加強歷史與沿海區保護等修正。李爾德與謝里爾(Stephen Sherrill)共同提案鼓勵建設兩房、三房單位,以增加家庭型住房供應。以上幾項法案將在11月3日土地使用與交通委員會繼續審議。
另方面,孟達文(Rafael Mandelman)提議豁免具歷史價值建築物,該案須送回規劃委員會審查,預計12月1日再討論。
聽證會上數百人輪流發言,以列治文區、日落區華裔居民最為踴躍。社區住客聯會主席黃綺虹表示,市府應優先保護租控房與低收入家庭,「這不只是建房數量的問題,而是家庭能否繼續在社區生活的問題。」
不少居民批評,西區基礎設施老化、污水及防震供水系統仍未改善,在此情況下推動大規模開發將造成壓力;也有居民質疑方案缺乏足夠可負擔住房比例,恐淪為開發商牟利工具。
但也有部分華裔居民支持市長的分區計劃,認為增加住房密度可讓年輕一代留在三藩市居住,同時呼籲市府同步改善基礎設施。
市參事馬百樂表示,若計劃未能於12月28日前通過,三藩市將喪失地方分區控制權,由州府主導開發。「我們欠選民一個交代,必須推進這計劃。」本報記者陳程威三藩市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