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瞰IPO|上半年營收淨利雙下滑 邁瑞醫療終敲定赴港上市

星島環球網報道,傳出赴港上市消息一個月後,10月14日晚間,邁瑞醫療(300760.SZ)以連發28份相關公告的方式,正式宣布赴港IPO相關事宜。

《星島》見習記者 黃冬艷 廣州報道

赴港上市最佳窗口期

最新公告顯示,為滿足業務發展需要,深入推進國際化戰略,打造國際化資本運作平台,進一步提升資本實力,邁瑞醫療擬於港交所主板發行股份並上市。

《星島》記者獲悉,邁瑞醫療在10月14日召開了第八屆董事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多份擬發行H股股票並在香港上市的相關議案、方案等,包括聘請安永為上市專項審計機構。但目前上市具體細節未最終確定,且相關發行並上市尚需提交邁瑞醫療股東會審議,並取得相關部門的批准審核。

 

未來在股東會審議通過後24個月內,邁瑞醫療將選擇適當的時機和發行窗口完成本次發行並上市。

邁瑞醫療發布的《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也顯示,當前是公司進行境外發行上市的最佳戰略窗口期,一方面在於全球醫療科技領域進入了新一輪變革中,邁瑞醫療有望抓住這一搶奪全球市場份額的關鍵時期,進一步拓展海外業務;另一方面,目前香港資本市場對於優質龍頭資產具有較強的包容性和較高的估值溢價,是進行國際化資本運作的有利時機。

赴港上市靴子落地後,近三個交易日股價連續下跌的邁瑞醫療10月15日迎來開門紅,但隨後又波動下跌,截至下午14時,邁瑞醫療報230.28元(人民幣,下同)/股,跌幅0.17%。總市值2792億元。

 

海外成新增長極

事實上,早在今年9月中旬,就有媒體稱邁瑞醫療正在加快推進香港二次上市,且融資規模至少10億美元。最新公告發出後,邁瑞醫療方面向《星島》記者表示,目前公司港股IPO籌備工作進展順利,但暫時沒有上市時間表,其他信息則可參考官方披露內容。

近幾年,受國內醫保改革、行業整頓、市場競爭加劇等影響,醫療器械市場整體下行,相關企業增長壓力加大,出海成為諸多企業尋求新增長點的重要戰略。邁瑞醫療亦將國際市場視作未來的主要增長引擎。

從最新收入來看,今年上半年邁瑞醫療營收同比下滑18.45%至167.43億元、歸母淨利潤同比減少32.96%至50.69億元,而營收及淨利潤雙雙下滑的主要原因,便是國內業務收入下滑30%至84.1億元,比重降至50.2%。

在國內增長承壓的情況下,邁瑞醫療國際市場的收入卻呈快速增長的態勢,上半年同比增長5.39%至83.32億元,占總營收的比重提高至49.8%,幾乎與國內持平,尤其體外診斷、國際化學發光業務均在國際市場上獲得了雙位數的營收增長。

在8月底的中期業績會上,邁瑞醫療總經理吳昊曾透露,目前公司在國際市場的整體佔有率還不到3%,未來增長空間或可達到國內市場的4至5倍,且增速更快。

同時,邁瑞醫療預計今年第三季度整體營收可實現同比正增長,收入逐季度環比改善,迎來業績拐點。其中國際市場的業務進度基本符合預期,預計第三季度開始比重可進一步提升,國內市場也將隨著醫療設備招標在去年12月份開始復甦,在今年第三季度業績開始改善。

實際上,此次赴港上市並非邁瑞醫療首次「出海」。早在2006年,邁瑞醫療就成為中國首家成功登陸美國紐交所的醫療設備企業,發行價13.5美元/ADS,股價在第二年達到45美元/ADS的峰值,但此後便開始走低,最終因長期估值偏低在2016年私有化退市。

2018年邁瑞醫療以48.8元/股的發行價掛牌深交所創業板,隨著規模增長,該公司市值在2021年一度突破6000億元。但隨著近幾年業績增長壓力加大,邁瑞醫療市值已回落至3000億左右。

行業人士分析表示,受政策推動,今年A+H成為港股IPO上市的主力之一,邁瑞醫療作為國內醫療器械龍頭也備受資本市場關注,有望躋身IPO募資規模前列。

據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透露,今年前8個月,已有11家「A+H」公司在香港上市,募資總額超900億港元,貢獻了港交所新股總募資額的70%。其中,寧德時代、恆瑞醫藥、三花智控、海天味業等不同領域的龍頭企業,均獲得了百億以上募資。

即時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