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停擺期間坐飛機安全嗎?專家解答旅客疑慮

隨著美國聯邦政府停擺導致空中交通管制員短缺,並在全國多地機場引發航班延誤,許多旅客開始對飛行安全產生擔憂。對此,多位航空專家一致認為,儘管出行不便加劇,但美國的航空安全標準並未因此降低,旅客可以放心飛行,但需要為可能的延誤做好準備。

為什麼會出現航班延誤?

在政府停擺期間,空中交通管制員(ATC)和運輸安全管理局(TSA)官員等關鍵崗位的聯邦僱員被要求無薪工作。歷史經驗表明,這種情況下員工的病假率會上升。美國運輸部長達菲(Sean Duffy)解釋說,由於空中交通管制系統本已人手緊張,哪怕只有少數管制員缺勤,都會產生連鎖反應,迫使整個系統放慢運行速度以確保安全,從而導致航班延誤。

航班延誤是否意味著不安全?

恰恰相反,專家指出,出現延誤正是安全優先的體現。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的安全標準不會因政府停擺而打折扣。為了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維持既有的安全水平,管制機構會主動採取諸如拉大航班間距、實施地面延誤等預防性措施。因此,旅客感受到的服務質量下降(即延誤),實際上是保障飛行安全的必要手段。

長期停擺會帶來什麼風險?

儘管當前的安全體系依然穩固,但有專家對長期停擺的潛在影響表示擔憂。一位航空公司機長指出,如果空中交通管制員長時間無薪工作,他們可能會因支付房租、貸款等生活壓力而分心。從人為因素的角度看,這種持續的壓力可能會在未來對工作表現構成潛在的安全威脅。

誰是飛行安全的最終保障?

專家們強調,無論地面情況如何,飛行員是決定航班能否安全起飛的最後一道防線。飛行員並非聯邦僱員,他們擁有最終決定權。在每次起飛前,機長都會對飛機狀況、天氣、空域環境等所有安全因素進行綜合評估,並與空中交通管制保持密切溝通。如果存在任何安全隱患,他們絕不會起飛。因此,雖然延誤和取消的風險增加了,但這並不等同於安全事故的風險也在增加。

來源:CBS News

封面來源:Adobe Stock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