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與俄羅斯簽署在伊朗境內興建小型核電廠的合作諒解備忘錄的消息,備受關注。有分析認為,在承受美國巨大壓力的背景下,俄羅斯與伊朗正在加速靠近。
這場合作對俄伊來說,剛好能幫對方解困。在俄烏衝突持續、與西方關係破裂的背景下,與伊朗合作,俄羅斯不僅獲得經濟利益,有利於突破西方封鎖,又能擴大自身在中東的影響力,直接挑戰美國試圖孤立俄羅斯的意圖。
根據路透社報道,特朗普在紐約聯合國大會期間會見法國總統馬克龍時說:「最大的失望是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局勢。我本以為,得益於我和普京的關係,這是最容易解決的問題,但遺憾的是,這種關係毫無意義。」特朗普在俄烏衝突問題的解決上,持續受挫,這讓其對俄羅斯的態度又強硬起來。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更需要找像伊朗這樣的夥伴抱團。
而對伊朗而言,此舉意義重大:不僅能緩解伊朗境內的電力緊張,發展能源基礎建設;更重要的是,俄羅斯是當前世界少數不畏美國制裁、有能力且願意幫助伊朗的國家。這不僅是能源合作,更是伊朗自立道路上邁出的關鍵一步。
在今年六月,伊以持續衝突之時。俄羅斯總統普京就曾強調伊朗有權和平利用核能,俄羅斯計劃繼續支援伊朗布殊爾核電廠計劃。如今俄羅斯再次加大和伊朗的核電廠項目,也意味著俄伊關係的深化。
而哈梅內伊在合作備忘錄簽署前一天對美國強硬表態,也是明確表達出他排除了與美國談判的可能性,並強調伊朗在鈾濃縮問題上不會「屈服於壓力」。為第二天的俄伊合作營造最恰當的氛圍。有分析指出,在當前兩國面臨的局勢下,俄伊合作體現一種共同應對壓力的戰略關係。
俄伊的持續靠近,對區域和國際秩序產生了深遠影響。首先,它直接衝擊美國在中東的地位,美國對伊朗和俄羅斯的制裁和圍堵,不僅不讓俄伊屈服,反而逼得兩國抱團,找到新合作出路,未來,可能會有更多被美國施壓的國家,參照這種方式,反抗制裁圍堵力量。
其次,這為陷入僵局的伊核問題帶來了新的變數。俄羅斯的介入,讓未來的和談判多了一股俄羅斯因素。最重要的是俄伊合作表明,越來越多非西方國家不願被美國主導,而是為了自身利益建構合作框架解決自身的發展與安全需求。加上近期在加沙衝突上,越來越多的國家與美國持相反意見,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掌控力受到挑戰的同時,多極化力量逐漸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