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界代表出席紐約總領館國慶招待會

中國駐紐約總領館近日隆重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僑學界專場招待會。來自美東十州近700名僑學界代表雲集一堂,共同祝賀祖國華誕。當晚,來自大波士頓地區的劍橋中文學校、波士頓廣州聯誼會等團體亦組團出席,展現了新英格蘭地區僑社的熱情與凝聚力。

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陳立在致辭中指出,76年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下奮發圖強,邁向現代化,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發展奇蹟。中國不僅在國內發展中交出亮眼成績單,在國際舞台上也日益展現出促進和平與合作的大國擔當。今年適逢「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中國繼續堅定推進高質量發展,並通過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以及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向世界傳遞合作共贏的信號。

胡運炤六十載僑居心繫祖國

在眾多僑領發言中,來自波士頓的知名僑界代表胡運炤博士的致辭格外引人注目。他以一位旅居美國近60年的老華僑身份,深情回顧了新中國成立76年來所取得的舉世成就,並闡述了這些成就對海內外中華兒女的非凡意義。

胡運炤博士以一組數據開篇,生動展示新中國走過的非凡歷程:1949年建國之初,中國人口約5億,人均壽命僅36歲,人均年收入不足50美元,全國鋼產量僅16萬噸。而到2025年的今天,中國人口已達14億,人均壽命延長至78歲,人均年收入突破1萬3千美元,鋼產量更達到10億噸。短短76年間,中國成功由「一窮二白」的農業國家,轉型為世界矚目的繁榮工業化現代國家。

他強調,這些數據背後,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堅持獨立自主、改革開放和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成果。胡運炤博士感慨道:「新中國的發展奇蹟,堪稱人類文明史上最為壯麗的篇章之一。」

作為一名長期生活在海外的華人,胡運炤博士深切體會到祖國崛起帶來的自豪與欣慰。曾經,初到美國的華人常常面臨身份尷尬和文化隔閡,而今天,中國的強大讓海外僑胞挺起胸膛,更加自信地融入當地主流社會,並積極發聲。

胡運炤博士指出,中美兩國同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國家,兩國人民的交流合作不僅是兩國關係的壓艙石,更是推動全球穩定與繁榮的重要基石。作為華人僑胞,他們願意繼續在兩國之間發揮橋樑和紐帶作用,推動友好交往和民間理解。他強調:「我們將一如既往心繫祖國,為促進中美友好合作、健康競爭發展、人文交流盡綿薄之力。」

對於旅居海外數十年的僑胞來說,中國的崛起意味著話語權的提升,也意味著文化身份的再認同。胡博士將個人經歷與祖國成就緊密聯繫,表達了僑界的共同心聲:祖國強大,僑胞自豪;祖國進步,僑胞有力。他的話語提醒人們:僑胞並非局外人,而是祖國現代化進程的關切者、參與者與見證者。更重要的是,他呼籲僑界肩負起新使命——在中美關係的重要關口,做和平與交流的推動者,做文化與友誼的傳承人。

文化盛宴映照僑心凝聚

招待會當晚,藝術表演更是為慶典增添了濃厚的文化氛圍。古典歌舞《水雲間·月》展現了中華文化的婉約與厚重,口琴獨奏《漁舟唱晚》則以悠揚旋律勾勒詩意江南。現代歌舞《水龍吟》將古詞牌與現代表達巧妙結合,展示出文化的跨時代魅力;壓軸的鋼琴版《黃河大合唱》更是將全場氛圍推向高潮,激起觀眾心底的民族共鳴。

對於遠在海外的僑胞而言,這些節目不僅是視聽享受,更是心靈慰藉。它們提醒人們,無論身在何處,血脈中流淌的中華文化始終將大家緊密相連。文藝演出之後,與會者一同分享了精美可口的自助餐,並互相送上中秋的祝福。

中國駐紐約總領館的僑學界專場招待會,不僅是一場慶典,更是一場心靈的洗禮。胡運炤博士的致辭以數據和情感交織,既展示了祖國的輝煌成就,也凸顯了海外僑胞的責任與使命。

出席活動的僑胞們表示,當晚的歡聲笑語與掌聲,不僅是對祖國76周年華誕的祝賀,更是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的堅定信心。

僑胞們在這份信心的激勵下,將繼續為促進中美關係的健康發展、為推動世界和平與合作貢獻力量。  本報記者李強波士頓報道

陳立總領事致詞。 主辦方提供

(前排右起)胡運炤、陳立等嘉賓在活動現場。

精彩的文藝表演。

波士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