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周逾600宗網購騙案 有人誤信FB平機票詐騙廣告 遭假客服呃走$60萬

警方表示,過去兩周(9月6日至19日)錄得逾600宗網購騙案,涉逾1700萬港元,其中票務相關案件(包括演唱會門券、樂園門票、酒店旅遊套票、機票等)佔逾250宗。其中,有人誤信Facebook上的詐騙廣告,被冒充「專業旅運」及「國泰航空」的客服所騙,以為可以買到「買一送一」平價機票,但最終損失60萬元。

該名受害人近日於Facebook看到假冒「專業旅運」廣告,內容顯示「國泰航空來回機票買一送一」,於是透過廣告中的連結以WhatsApp查詢,一名假冒「專業旅運平台客服」的騙徒協議代購機票,並要求轉賬訂金到指定個人銀行帳戶。受害人轉賬後,騙徒訛稱款項被凍結,需再轉雙倍金額才能解凍。

有人誤信Facebook上的詐騙廣告,被冒充「專業旅運」及「國泰航空」的客服所騙,損失60萬元。FB:守網者
有人誤信Facebook上的詐騙廣告,被冒充「專業旅運」及「國泰航空」的客服所騙,損失60萬元。FB:守網者

 

受害人再次轉賬後,騙徒又稱轉賬失敗,並轉介聯絡假冒「國泰航空平台客服」與受害人繼續聯絡。假冒國泰客服的騙徒以各種藉口如「提交保證金」、「解凍戶口」等,要求受害人多次匯款,直到受害人存款大幅下降才如夢初醒,最終損失逾60萬港元。

警方今日(9月22日)在防騙專頁「守網者」表示,假冒專頁盜用真專頁頭像及圖片,內容抄足真專頁資料意圖魚目混珠,效果與真專頁非常相似,更用「限時優惠」吸引受害人,令受害人真假難分。市民應留意,假專頁通常沒有實體店地址,或地址錯誤;而且大多只建立數日至數星期,帖文量少;其相片亦多從其他網店擷取,按讚者也來自世界各地;其最終匯款戶口則為個人戶口。

警方呼籲市民,應留意專頁內詳細資料,以辨識真假;或盡量選擇實體店舖處理,以減低受騙風險;另外市民可留意相關商戶的官方Facebook專頁,是否有「藍剔」已驗證標章;交易時,無論以任何形式轉賬,在付款前必先判斷真偽,並小心核對付款資料,若商戶要求過數至私人戶口,要小心考慮;付款前可使用「防騙視伏器」或「防騙視伏App」評估詐騙風險;如有懷疑,應立即終止交易。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