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市家庭分區計劃 險勝過一關

歷經近兩個半小時辯論,規劃委員會以4:3通過「家庭分區」計劃。 視頻直播截圖

過百名市民在市政廳四樓外排隊等待入場發言。 記者陳程威攝

本報記者陳程威三藩市報道

三藩市規劃委員會周四(11日)舉行馬拉松式公聽會,數百名居民輪番發言,爭議焦點圍繞市長羅偉提出的「家庭分區計劃」。經過長時間辯論,委員會最終以4票贊成、3票反對通過該計劃。

羅偉的計劃旨在回應州府要求本規劃周期內新建8萬2千套住房的目標,擬將西區、北區大面積住宅區改劃為高密度多戶型住宅區。規劃部門代表Lisa Chen強調,方案經過三年研究,目標是「增加家庭適用的住房選擇」。

會議自下午1時展開,市政廳四樓走廊擠滿市民,支持與反對聲音針鋒相對,直到晚間仍未消散。

支持者認為,計劃是解決住房短缺的重要一步。年輕家庭抱怨「支付高價卻住在小公寓」,建築師代表呼籲,應將可負擔單位分散至西區,讓更多家庭享有優質學校與公共設施。商會代表直言,高房價已使許多企業員工難以在市內定居。

反對者擔心社區被破壞、租戶保障受損,小商戶恐面臨高昂搬遷費。一名冰淇淋店老闆透過代理人表示,若店面被收購改建,將面臨30至50萬元的搬遷成本,恐被迫結業。文物團體警告將衝擊歷史建築。居民則質疑交通、停車與下水道能否承受人口驟增。

華人社區內部也有分歧,不少日落區業主擔憂房價下跌與生活品質下降。部分居民擔憂高樓林立破壞城市美感與生活品質,希望維持現有分區。但亦有人認為,唯有提供更多住房選擇,才能讓新一代安居落戶。

住在19街靠近金門公園的何太受訪時表示,近期因大公路封閉,車流量增加,交通已明顯惡化。她認為在兩三層的單戶住宅旁興建多層高樓並不合理,恐令問題更嚴重。

華人選民教育基金會行政主任李志威指出,不少日落區華裔業主擔心房產價值下跌及交通壓力加劇,對計劃態度「審慎甚至懷疑」。

工會組織亦呈現分裂。三藩市勞工理事會反對,認為計劃未能充分保障租金管制住戶;但北加州木工工會等建築工會則表態支持,認為計劃將創造大量建築相關就業機會。

規劃委員會主席蘇勵妍(Lydia So)與多數委員認為,計劃能避免州府接管,並確保基礎建設資金。蘇勵妍認為,「家庭分區」提供了一條「相對合理、本地驅動的前進道路」,能避免州政府接管並確保每年逾1億元的基礎設施資金不被削減。

反對派則批評方案「缺乏遠景,只是回應數字」,更指租戶與小商業保障不足,恐陷城市於「流沙般的未來」。

威廉斯(Gilbert Williams)回溯住房危機自1980年代以來的根源,直指聯邦資金削減與州級政策才是問題所在,而非分區制度。他警告,此計劃「將剝奪規劃委員會的權力,壓縮公眾發聲空間」,同時「對租戶與小商業的保護嚴重不足」。伊姆帕里瑪(Theresa Imperial)主張取消開發商退出機制與影響費豁免,才能確保真正增加家庭可負擔單位。摩爾(Kathrin Moore)以規劃師的專業背景批評,直言該計劃缺乏對基礎設施、交通與公共空間的整體規劃。

市長羅偉會後發聲明表示,三藩市正面臨抉擇:「我們可以袖手旁觀,讓更多家庭與小商業黯然離開,把決定權交給州政府——或者迎難而上,建立一個更包容、更可負擔的城市。」他強調,家慶分區計劃將讓三藩市成為工薪階層能夠安家立業的城市,規劃委員會的投票是邁向目標的「關鍵一步」,自己將持續與市參事會合作推動落實。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