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在」白宮外數十年 「和平守夜」被拆

白宮外持續四十餘年的和平守夜行動志工梅拉庫貝羅。美聯社

執法人員於週日拆除了在白宮外持續四十餘年的和平守夜行動,這是特朗普總統下令清理首都遊民營地的一部分。

《美聯社》報道,多年來一直守護該守夜活動的志工梅拉庫貝羅(Philipos Melaku-Bello)告訴美聯社,國家公園警察在清晨將其拆除。他表示,官員錯誤地將這個紀念性守夜歸類為「遊民收容所」,以此作為移除的理由。

「遊民營地與守夜完全不同。營地是遊民居住的地方,」梅拉庫貝羅說,「而我這裡沒有床,只有標語與帳篷,這完全受到憲法第一修正案的言論與表達自由保障。」

白宮證實拆除行動,並對美聯社表示,守夜帳篷「對前往白宮及周邊地區的訪客構成危險」。

這次拆除是特朗普政府一連串行動的一部分。自上月開始聯邦接管華府治安後,白宮一直以「美化首都」為由,辯護這些干預措施,以符合特朗普的行政命令。

梅拉庫貝羅表示,他已與律師聯繫,準備以侵犯公民權為由提告。「他們硬要把一個不是遊民營地的地方說成是營地,只是為了迎合特朗普清除遊民營地的議程,」他說。這個守夜活動始於1981年,由維權人士湯瑪斯(William Thomas)發起,旨在推動核裁軍與結束全球衝突,被認為是美國歷史上最長的持續性反戰抗議。湯瑪斯於2009年去世後,其他抗議者如梅拉庫貝羅繼續守護這頂小帳篷與橫幅,上面寫著「生於核彈,死於核彈」,並全天候駐守,避免被官方拆除。

上週五,這項小而持續的抗議引起特朗普的注意。當時保守派媒體《真美國之聲》(Real America’s Voice)記者布萊恩格倫(Brian Glenn)向特朗普抱怨,這頂藍色帳篷對白宮訪客來說是「礙眼之物」。格倫對特朗普說:「白宮前面有個藍色帳篷,最初是反核武的抗議帳篷,但後來變成某種反美,甚至經常是反特朗普的象徵。」

特朗普當場回應,自己之前毫不知情,並對幕僚下令:「把它拆掉。今天就拆,立刻拆。」本報訊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