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能源局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投入運作的儲能7376萬千瓦⋅時(kWh)/1.68億kWh,裝機規模佔全球總裝機比例超過40%。中國新型儲能規模已躍居世界第一。
「十四五」以來規模增長20倍
國家能源局日前公佈《中國新型儲能發展報告(2025)》(《報告》),公開上述數據。


新型儲能系統被稱為「超級充電寶」,能在用電低谷時充電,高峰時段放電,應用範圍正不斷擴大。
西藏山南,曲松縣加娃村山口,一座光儲電站幾排白色儲能裝置不時低鳴。「這是為了太陽能發電配套建設的儲能裝置,電站白天發的電暫時在這裡『存起來』,夜裡用電需求大時送出去,避免電力浪費。」華能雅江新能源分公司總經理崔光澤說。
青海海南州,15萬kWh/60萬kWh的儲能項目於去年8月順利併網並實現滿功率運行——這是全球海拔最高、規模最大的高壓直掛儲能系統專案,單機容量達2.5萬kWh/10萬kWh時,可單機獨立接受電網調控。該系統無需工頻變壓器,系統效率提升4%至6%,可實現10毫秒內快速回應。
中國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建儲能,「存綠電」。取自於自然的風、光等可再生能源供應不定,每當極熱無風、晚峰無光,新能源發電就會面臨出力不穩定問題。建設新型儲能,就好像配上「充電寶」「調度站」,當烈日灼灼、風電滿發,能把用不完的綠電「存起來」,到無風無光或用電高峰期,再及時「放電補能」,讓千家萬戶燈光不熄、工廠機器運作不停。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中國新型儲能裝機達7376萬kWh,佔全球總裝機40%以上,年均增速超130%,「十四五」以來規模增長20倍。截至今年6月底,中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9491萬kWh/2.22億kWh,較2024年底增長約29%。其中,內蒙古、新疆裝機規模均超1000萬kWh,山東、江蘇、寧夏裝機規模均超500萬kWh。
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邊廣琦說,目前,新型儲能應用效果逐步顯現,2024年全年新型儲能調用情況相較2023年大幅提升,浙江、江蘇、重慶、新疆等多省份年均等效利用小時數達到1000小時以上,成為促進新能源開發消納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