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文署近年採購一批運動跑鞋制服,供救生員及濾水機房職工使用,星島新聞集團旗下《東周刊》率先揭發,署方拋棄選用多年的品牌,並在無視工會反對下,轉用印上供應商公司名稱的雜嘜跑鞋。港九拯溺員工會主席程凱霆今(3日)在電台節目上表示,第一次發生「工會話(波鞋)唔OK,(但署方仍)強行去買」,而工會雖然有向康文署提出需回收該鞋款,但事隔數月仍未有回覆,直言「都係公帑嚟嘅,你(買新鞋)慳咗少少,反而要重複再做多次(採購),咪加重負擔」。
他又指,署方過去採購泳褲時,曾向工會提供一款由文具公司生產的泳褲,十分鬆身且物料不跣水,當時經工會反對後便沒有使用,不知為何今次會無視工會反對強行採購。
涉事供應商只曾供應行李篋、帳篷等
新運動鞋鞋跟位置寫有與供應商英文名稱簡寫相同的「JWS」,包裝標有「舒適」的形容詞,但同時又列出不適合用作高強度運動的警告字眼,預計該運動鞋提供給康文署約一千五百名救生員及濾水機房職工使用;工會又透露,新鞋的供應商過往只供應行李篋、帳篷等產品,未曾供應過波鞋。程表示,不明白為何該鞋款已有列明「不適合強度訓練」的情況下,康文署仍然選擇,稱「聽到都好多個問號」。





工會收到過百宗投訴 20宗自行看醫生
程凱霆表示,工作時間需穿着制服卡上列明的制服,因此救生員盡可能不會穿自己的鞋款,而當救生員嘗試穿着新鞋跑步、進行耐力訓練,甚至在風災後處理樹木倒塌、清理獨木舟和爛艇後,發現腳跟、腳板底發生疼痛情況,甚至起水泡。他表示工會收到過百宗投訴,當中約有20宗自行看醫生。
他亦指,工會有向署方反映意見,惟署方指暫時未能更換其他鞋款,因招標已跟從標書規格,並以價低者得標準評核。隨後,他指工會雖然有提出回收該鞋款,但事隔數月康文署仍未有回覆,又指目前員工仍需穿着該鞋款,部份員工則已更換穿着自己的鞋款,惟不穿着制服上列明的制服,報工傷則可能不受康文署處理。
康文署回覆表示,供應商供應的鞋款符合基本要求,而有傳媒引述消息指,康文署臨時向工會加插鞋款品評環節。程凱霆稱,當時工會目測認為「對鞋有問題」,而嘗試屈曲鞋款後,發現回彈性、舒適度等亦不標準,並即時反映不符合規格,惟署方沒有理會工會意見。
有傳媒引述消息指,新鞋比舊鞋每對便宜約120元,而署方購買了約800對,即是次採購「慳」了約10萬元。程表示,希望康文署不要再委託不曾製作波鞋的供應商提供波鞋,又指「都係公帑嚟嘅,你慳咗少少,反而要重複再做多次,咪加重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