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長希利宣布9月6日為麻州「亞美日」

盛夏將盡,秋意初起,麻州迎來了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時刻。由波士頓亞美聯誼會主辦、波士頓房產網冠名贊助的第十五屆亞美節(Asian American Day Festival)將於本周六(6日)在波士頓公園(Boston Common)盛大舉行。今年的亞美節不僅是文化交流與社區凝聚的重要場合。

麻州州長希利(Maura Healey)和副州長金德里斯科爾(Kimberley Driscoll)近日正式簽署褒獎狀,宣布9月6日為麻州今年的「亞美日」(Asian American Day),同時表彰亞美聯誼會創立15周年來,通過舉辦亞美節等活動,在宣揚多元文化、促進相互理解和加强社區團結等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這份褒獎狀體現著亞裔群體在麻州社會結構中不斷提升的影響力與存在感。對波士頓的亞裔社區而言,這是一份榮耀,也是一份責任。

亞美節的起源與發展

回溯到2011年,首届亞美節在昆西龍鳳大酒樓隆重舉行,慶祝亞美聯誼會成立周年。2016年,亞美節首次在波士頓公園舉行,會董事會首次提出「亞美日」(Asian American Day)的構想,最終由州長查理貝克首次宣布亞美節當天為麻州的「亞美日」。當初的設計別具用心:周六不影響工作日程,也無需議會立法即可實施,讓社區成員自由選擇參與。九月初正值新學年開始,學生與家庭已返校返城,人流集中,能保證青年群體的廣泛參與。

在甄雲龍董事長提出的「融和亞美族裔,美化社區家園」理念指引下,亞美節逐步壯大。從最初僅十多個攤位的小型聚會,成長為如今涵蓋八十餘個攤位、五十多支隊伍參與嘉年華遊行、近萬人齊聚的城市盛典。十五年來,它見證了亞裔社區的發展與壯大,也成為波士頓城市文化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亞美節亮點:多元、融合與共榮

今年的亞美節規模再創新高。據組委會介紹,將有五十多支隊伍參加嘉年華遊行,三十七個舞台節目輪番上演,八十多個攤位展示服務、文化與美食。這不僅是一場文化盛宴,更是一場凝聚人心的社區慶典。

傳統藝術包括中國舞獅、京劇選段、韓國跆拳道、印度古典舞等表演,展示亞洲各國獨特的文化符號。來自波士頓各社區的青少年將以歌舞、樂器與手工藝呈現青春活力,傳遞新一代的文化自信。部分攤位將設有文化體驗,如書法、茶藝與歷史故事分享,讓觀眾不僅能「看」,還能「參與」。

社區共建的溫情畫面

今年,波士頓公園的騎警、消防局與警察局不再只是「守護者」,而是「參與者」。他們加入嘉年華遊行,並在現場設立互動攤位,與居民拉近距離,體現跨部門、跨族裔的合作與友誼。

此外,來自不同族裔的志願者們也成為不可或缺的力量。他們協助佈置場地、引導人流、服務老人與兒童。正是這些看似細微的付出,讓亞美節能夠持續十五年,並逐漸成為全城共享的節日。

亞美節的成長不僅體現在規模上,更體現在社區文化自信與凝聚力的積累上。亞美節組委會成員、專欄作家蒼珍女士回憶道:「我從第五屆開始參與,如今已是第十年。十年間,我見證了攤位數量從十幾個增長到八十多個;見證了一批批孩子從小學生表演者,成長為今天的志願者與組織者;見證了觀眾人數從數百人增加到近萬人。」

她感慨,亞美節已超越文化展示本身,成為一種責任與傳承:「每一次籌備、每一次彩排、每一聲掌聲,都讓我感受到社區凝聚力的力量。甄雲龍先生和老一輩華僑的遠見,讓今天的亞美節不僅僅是一個活動,而是一種精神。」

「亞美日」的意義:榮耀與責任

希利州長宣布9月6日為「麻州亞美日」,這不僅是對亞美聯誼會十五年努力的肯定,更是一種全州範圍的象徵性支持。它標誌著亞裔群體在麻州的影響力日益提升,也提醒亞裔社區繼續肩負推動文化多元、加強跨族裔理解的重要使命。

本報波士頓版主任、亞美聯誼會董事長甄雲龍先生表示,未來將以「亞美日」為契機,將進一步同衆多合作夥伴一同推動跨文化交流,舉辦更多公益活動,並加強與政府及社會各界的合作,為亞裔群體爭取更多資源與支持。十五年,是一個階段的總結,更是一個新篇章的開始。亞美節不僅是亞裔的節日,它已經逐漸成為波士頓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正如甄雲龍董事長所倡導的:「融和亞美族裔,美化社區家園。」亞美節的歷史使命,正是將不同文化融合在一起,讓社區更美好,讓未來更開闊。

波士頓公園本周六將再次因亞美節而熠熠生輝。每一位參與者——無論是表演者、志願者還是觀眾,都是這段歷史的共同書寫者。亞美節的故事,仍將在掌聲與笑語中,繼續綻放。本報記者李強波士頓報道

(左起)蒼珍、甄雲龍董事長、曹悅吉(Rose Hall)董事、潘飛會長、曹品慈會長夫婦在亞美節新聞發布會合影。 亞美會提供

州長希利簽署的亞美會嘉獎狀。

波士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