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中文學校春華秋實譜新章

麻州牛頓中文學校是美東地區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中文學校之一。在新學年即將開始之際,該校董事長胡鳳飛女士回顧過去一年,並期許該校師生在新學年取得更大的成績。胡鳳飛對該校創始人之一趙鍾英老師今年年初病逝表示深深的哀悼。

隨著新學年即將到來,牛頓中文學校再次站在新的起點上。這所扎根於社區、服務家庭的中文教育機構,自創校以來堅持「傳承語言,弘揚文化,服務社區」的宗旨,60多年如一日,為無數在美家庭的孩子們提供紮實的中文學習與多元文化熏陶。

在2024-2025學年,牛頓中文學校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不論是語言教學的深化,還是文化活動的拓展;無論是教師隊伍的建設,還是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處處都留下辛勤耕耘的印記。回顧這一年,既是對努力的總結,也是對未來的激勵。

在2025屆中文班畢業典禮暨家長大會上,董事長胡鳳飛、校長員玉娟,以及家長會會長包木勝,分別就學校的辦學方向、管理模式、課程教學、師資建設、社區合作與志願服務等方面作全面回顧。胡鳳飛董事長表示:「這一年來,牛頓中文學校在全體師生與家長的共同努力下,辦學水平不斷提升,教學質量穩步增強,社區影響力持續擴大。過去十年的堅持,讓我們結出累累碩果。」

員玉娟校長則在致辭中強調:「我們有信心,2025-2026學年將更加精彩!感謝每一位家長的理解與支持,感謝全體老師與志願者的無私奉獻,也感謝孩子們的努力與堅持。正是大家的攜手,才成就了今天的牛頓中文學校。」

支教遠行:跨越大洋文化橋樑
今年春假期間,牛頓中文學校的SEP中國支教團隊踏上遠行之路。在曹景雁老師與趙阿倫(Alan Zhao)帶領下,支教團隊來到廣西桂林中學,開展為期一周教育交流與文化互動。這段經歷不僅豐富了學生們的人生閱歷,也讓中美兩地的青年在交流中彼此理解、彼此啟發。

在大會的彙報環節,校董事會成員史向國代表支教小組發表生動的總結。他指出,這次支教不僅讓學生們感受到「教學相長」的意義,也進一步鞏固牛頓中文學校「胸懷世界」的教育視野。未來學校將繼續探索更多形式的國際交流,讓中文學習者在真實的文化環境中體驗語言的力量。

如果說中文課堂培養孩子們的語言能力,那麼文藝匯演則展現他們的文化風采。本年度的文藝演出,由才藝班、成人班、教師健身俱樂部以及支教小組共同呈現。

配樂詩朗誦抒發對中文的熱愛,童聲合唱清澈動聽,健身舞與肚皮舞活力四射,抖空竹與兒童舞蹈趣味橫生……多樣化的節目不僅贏得觀眾的熱烈掌聲,也讓大家看到語言學習之外的另一種精神收穫。

「學在課堂,樂在文化」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在舞台上、在每一張笑臉中生動體現的教育理念。透過文藝的浸潤,中文不僅是語言工具,更是文化自信與身分認同的重要載體。

十年堅持 薪火相傳
大會的高潮環節是2025屆中文班畢業典禮。身著盛裝的畢業生們與師長、家長一同見證這個人生的重要時刻。校長員玉娟則以溫暖的話語勉勵學生們:「中文不僅是一門語言,它更是一種力量,一份自信,一條通向世界的路。希望你們帶著這份收穫與使命,走向更廣闊的人生舞台。」

隨後,胡鳳飛董事長、員玉娟校長和副校長羅劍青一同為畢業生進行撥穗、授證儀式,將這份祝福化作永恆的記憶。學習中文十年的八位畢業生代表也逐一登台,用各自的方式回顧學習中文的點滴與心路歷程。從「小時候被父母催促著來上課」到「如今能自信地用中文表達思想」,他們的故事或幽默、或真摯,卻都折射出同樣的堅持與成長。

有同學感慨:「在橫豎撇捺之間,我們觸摸到五千年文明的溫度。」也有同學自豪地說:「中文不再僅僅是課程,而是身分的一部分。」這些話語,既是對過去的感謝,也是對未來的承諾。

展望新學年:承前啟後再創輝煌
回顧2024-2025學年,牛頓中文學校用實際行動踐行教育的初心:既注重語言學習的嚴謹,也注重文化傳承的溫度;既重視學生的學術成績,也關心他們的全面發展。

展望2025-2026學年,學校將繼續深化課程體系建設,推動數字化教學工具的應用,拓展更多元的文化活動,並積極加強與社區、家長的合作,打造更具凝聚力與創造力的教育平台。

十年的堅持,已經結出碩果;新的啟程,將譜寫更加輝煌的篇章。牛頓中文學校,將在未來的日子裡,繼續陪伴一代又一代學子,以中文為根,以文化為橋,走向更加廣闊的世界。本報記者李強波士頓報道

2025屆中文畢業生合影。李光華攝

2025年支教中國行團員同校領導合影。

波士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