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不少人心目中,芭蕾舞是一門帶有「門檻」的藝術:舞者必須纖瘦、年輕、柔韌,最好還有專業基礎。正因為這些誤解,許多對芭蕾懷有嚮往的成年人選擇止步觀望。然而,在波士頓西郊的「皓芭蕾」舞蹈工作室,潘皓老師用她的熱情、專業與信念,一點一滴地打破這些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讓芭蕾真正走進普通人的生活。
「很多人來上第一堂課時,總是緊張地問:我是不是太胖了?是不是不適合學芭蕾?」潘皓笑著回憶。她強調,專業舞台上的確常見纖長的身材比例,但那是多年舞蹈訓練與專業要求的結果,並不代表只有「符合某種審美」的人才能練芭蕾。
她舉例說明:「芭蕾是一種極佳的全身訓練方式,一小時就能消耗三百卡以上。許多動作——像是relevé或grand plié——能夠強化核心與下肢力量,改善姿態與平衡。這比單純的有氧或健身更能幫助人優雅地管理自己的身體。」在她的課堂上,身形各異的學員共同練習,最終都能從中收穫健康與自信。
年齡從來不是限制
另一個常見的疑慮是「年紀太大」。潘皓卻堅定地認為:「任何年齡都能開始芭蕾。」在她的學員中,不乏40歲、50歲,甚至60歲的「新舞者」。她們或為了保持健康,或為找尋生活的新樂趣,在舞蹈中感受到久違的活力。
「有一位學員,55歲才第一次穿上舞鞋。起初她只想改善駝背,但三年後,她已能優雅完成一整套組合動作。她自己也驚訝於,原來身體可以重新被雕琢。」潘老師眼中閃著欣慰。
不少人認為芭蕾「高階且遙不可及」,但潘皓卻指出,芭蕾的入門比想像中容易。「我們的課程從地面基礎動作開始,幫助學員建立身體控制力與柔韌度。即便完全沒有舞蹈背景,也能輕鬆跨出第一步。」
在她看來,芭蕾的結構非常清晰,有著循序漸進的訓練路徑。「很多人只看見舞台上光鮮亮麗的舞者,卻忽略其實所有人都可以從最簡單的動作開始。這是一種人人都能參與的訓練方式。」
「很多初學者第一句話就是:我不夠柔軟,能學嗎?」潘皓笑道。她總是耐心解釋:柔韌性不是前提,而是芭蕾練習的結果。「其實越缺乏柔韌的人,越應該練芭蕾。因為它本身就是一種幫助伸展、促進循環、提升靈活度的運動。」
她特別強調「循序漸進」的重要性。「不要追求一開始就劈腿、下腰,而是通過系統化的練習逐步改善身體狀態。看到學員一點點突破自己,對老師而言也是最動人的回報。」
許多人對芭蕾的另一層誤解,是覺得它過於「高雅」,與自己日常生活格格不入。但潘皓認為,芭蕾的核心在於身體美學與自我提升,並非舞台上的「距離感」。
專注成人教育的初衷
在舞蹈教育領域深耕多年,潘皓逐漸把重心放在「成人芭蕾」上。她創立「皓芭蕾」,並在課程設計上注重「成人學員」的特點。比如課程更注重保護關節、強化核心,並避免過度對抗性的訓練。「成年人比起追求表演,更看重健康、儀態與自我成長。我的目標就是讓他們在舞蹈中找到生活的美好。」
隨著2025年秋季課程正式招生,潘皓再次誠摯地向大眾發出邀請。「秋天是一個新的開始,我希望更多成年人能勇敢走進舞蹈室,與我們一起在音樂與動作中找回身體的力量與心靈的自由。」
在她看來,芭蕾既是藝術,也是一種生活哲學。它教會人們如何與自己的身體相處,如何在快節奏的都市中找到優雅與專注。「當學員們在練習中一次次站直、一次次旋轉,我看到的不只是技巧的提升,更是他們對生活態度的轉變。」
潘老師相信,打破誤解之後,芭蕾將不再是遙不可及的舞台,而是人人都能參與的生命之舞。本報記者李強波士頓報道

「皓芭蕾」舞蹈工作室的成人學員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