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路樂團全球音樂家工作坊開幕式暨「你好!中國」旅遊推介活動,近日在波士頓新英格蘭音樂學院舉行,慶祝絲路樂團創立25周年。8月26至31日,全球音樂家工作坊在浙江音樂學院舉辦,來自全球各地的優秀音樂家齊聚波士頓姊妹城市杭州,以音樂為橋樑,連結多元文化,共同創造融合與創新的聲音,探索音樂的無限可能性。
波士頓站活動由絲路樂團與中國駐紐約旅遊辦共同主辦。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陳立、絲路樂團董事會主席道格諾斯、新英格蘭音樂學院董事會主席布魯門塔爾、中國駐紐約旅遊辦主任馬雲飛、中國銀行美國地區行長胡威、海南航空美國區域總經理梁璞玢、絲路樂團音樂家吳蠻絲、絲路等樂團致詞樂團致詞。
陳立表示,絲路綿亙萬里,延續千年,累積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是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身為絲路精神的傳揚者,工作坊的音樂家朋友們匯聚一堂,以來自世界各地的獨特節奏和韻律編織起美妙的音樂畫卷。願全球音樂家工作坊成為世界多元文化交流互鑑的典範,願友誼之花在中美人民心中永遠綻放。
有25年歷史的絲路樂團
中國駐紐約旅遊辦事處在現場舉辦「你好!中國」中國入境遊推介活動,為現場嘉賓精心準備寓意吉祥的「吉祥蛇」和中國各地旅遊推廣資料。活動現場也舉辦音樂會。來自中國的著名琵琶演奏家吳蠻和外國藝術家以創新方式重新詮釋中國青海民謠《四季調》。當中國琵琶、西洋樂器與非洲、拉丁美洲傳統樂器將優美樂曲呈現,全場為之沸騰。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家紛紛上台獻藝,以多元音樂語言詮釋絲路精神。
絲路樂團於2000年由華裔大提琴家馬友友在美國創立,致力傳承及創新各民族音樂並促進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與互鑑。全球音樂家工作坊是絲路樂團於2015年在波士頓創立的音樂家培訓項目,旨在將世界各地音樂家聚集在一起,進行跨文化音樂合作。
杭州站活動以「跨文化、多元化、高品質」為宗旨,致力推動不同藝術思維的交融與碰撞,培養兼具藝術造詣與國際視野的新時代音樂人才。浙江音樂學院特聘教授、國際知名琵琶演奏家吳蠻作為推動此計劃的負責人,在為期一週的訓練中,與5位藝術家導師及來自5個國家的26位學員攜手,共同開啟一場跨文化音樂合作之旅。
絲路精神是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美國絲路樂團由著名大提琴家馬友友與著名琵琶演奏家吳蠻共同創立。他們將來自絲路的傑出音樂家聚集在一起,組成了一個跨國巡迴的世界級音樂團體。歷史上的絲路,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音樂家們延續文明互鑑的精神,以民族樂器為媒介,詮釋音樂「無國界」的深遠意義。
頂級導師陣容參與杭州站活動
全球音樂家工作坊是絲路樂團創立的音樂家培訓項目,旨在將世界各地音樂家聚集在一起,進行跨文化音樂合作。絲路全球音樂家工作坊由一群頂尖的全明星藝術家聯袂指導。本屆工作坊導師陣容強大,匯集許多業界頂尖音樂家。其中包括三次獲得葛萊美獎的巴西爵士吉他演奏家雷卡多;國際著名琵琶演奏家、葛萊美獎得主、浙江音樂學院特聘教授吳蠻;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和新英格蘭音樂學院教授、大提琴演奏家、歌手、作曲家和教育家邁克·布洛克;印度塔布拉鼓演奏家比瓦卡爾·喬杜;還迎來了國內民謠獎人、導演獎人。
本屆工作坊的課程設置豐富多樣,導師團隊傳授代表不同文化背景和傳統風格的音樂知識,並為每位學員量身定制專屬課程。內容包括由導師指導的多元樂團組合、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研討會、夜間即興演奏會、小組討論會,以及由導師與學員們共同合作完成的成果匯報等。學員們透過小組課程、分享交流會以及演奏曲目排練等多種形式,深入體驗不同地區音樂的獨特魅力。
除此之外,工作坊還特別設置由多位導師分別領銜的樂隊組合環節——每個樂隊在成員結構與樂器配置上都獨具匠心:既有琵琶、古琴、箜篌等中國傳統樂器演繹的細膩與深邃,也融合鋼琴、小提琴等西方樂器,共同呈現出跨文化音樂豐富的層次與動感。
當琵琶與班卓琴輕聲呼應,當印度塔布拉鼓遇上中國笙簫,陌生的旋律漸漸變得熟悉,不同的音色在同一空間中交織共鳴。正如吳蠻教授所說:「在絲綢之路全球音樂家工作坊中,原本各不相識的音樂愛好者因此結緣。他們跨越年齡的鴻溝和地域的限制在此共同學習,相信他們也將會持續交流音樂知識與文化,成為朋友,一起把音樂的美好傳遞下去。」本報記者李強波士頓報道

陳立(中)同海南航空代表在波士頓站活動中合影。主辦方提供

杭州站活動的開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