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雜誌‧人物誌|破紀錄奪深蹲金牌 李健禧全力以赴不設限

身穿黑色短袖、梳着整齊髮型的年輕男子快步走進中環的健身室,徑直走向吧台坐下,專注地盯着電腦螢幕,時不時發出一兩聲「哀嚎」。幾分鐘後,他才抬起頭,帶着靦腆笑容解釋,「不好意思,我今天要選科。」與賽場上的沉穩專注不同,私下的李健禧(William)十分健談。作為香港健力運動員,他剛在世界健力大學生盃斬獲1金1銅——以破紀錄的成績勇奪深蹲項目金牌,並以全場總成績摘下銅牌。即將大學畢業的他,希望能雙向發展,一方面經營自己的健身室,協助本地運動員發展,並繼續參加健力賽事,盼有朝一日出戰世界運動會。

李健禧以「無畏」、「樂觀」及「沉穩」三個詞語形容自己。
李健禧以「無畏」、「樂觀」及「沉穩」三個詞語形容自己。

 

過去2年間,李健禧連奪多項本地及亞洲賽事獎項,並打破多項青年健力紀錄。 受訪者提供
過去2年間,李健禧連奪多項本地及亞洲賽事獎項,並打破多項青年健力紀錄。 受訪者提供

 

William與健力的交集,源於一次足球場上的意外碰撞。回想當年,他仍清晰記得對手身形魁梧,一下子就將他撞得跌倒在地。爬起來時,不忿的他質問對方是踢球還是撞人,卻反遭戲謔「唔撞得不如去打乒乓波!」那一刻,他下定決心——要讓自己變得同樣健碩。

立志「復仇」的William開始健身,並接觸到健力——由深蹲、臥推與硬拉3項組成的運動,驚覺自己的訓練重量,已接近當時的香港紀錄。其後,他主動聯絡知名香港健力運動員兼教練的甘志良,希望進行系統訓練。

他笑言,當時還是學生,只能硬着頭皮與對方「講價」,詢問有否學生優惠。幸而最後在家人的支持下,他成功拜師,並開始健力訓練,在教練的指導下,對姿勢及技術進行調整。在接受正式訓練後,短短半年他已進步神速,之後更接連拿下多個健力賽事的獎項。

一場與自我的心理博弈

上月,William作為港隊代表,遠赴土耳其伊斯坦堡參加世界健力大學生盃(下稱世大)——首次獨自出國比賽,沒有教練與助手同行,「我不斷給自己心理建設,因為我第一次參加,這也算是世界性的賽事。」他說,早在比賽前1至2個星期,已與教練根據訓練狀況,大致確定每個項目的挑戰重量,並因應土耳其與香港的時差調整訓練時間。由於參加的是體重66公斤以下組別,平日體重介乎69至70公斤的他亦需要在賽前減磅,並精準控制飲食。

然而,健力這條路,不是舉起槓鈴這麼簡單,更是一場與自我的心理博弈。比賽當日,他的第一次深蹲試舉重量是215公斤,卻因為蹲下的深度不足獲2盞紅燈,裁定失敗,「那一刻非常『淆底』,整個人『灰』了,我完全沒有想過會失敗,因為這個重量對我來說實在太簡單。」這是他參賽以來首次在第一試失手。

在66公斤以下級別的深蹲項目中,李健禧以228.5公斤的成績奪冠。 受訪者提供
在66公斤以下級別的深蹲項目中,李健禧以228.5公斤的成績奪冠。 受訪者提供

 

李健禧在深蹲項目成功托起228.5公斤槓鈴,刷新世界健力大學生盃紀錄。 受訪者提供
李健禧在深蹲項目成功托起228.5公斤槓鈴,刷新世界健力大學生盃紀錄。 受訪者提供

 

短短1分鐘的休息,他腦中閃過家人、朋友的期望,也湧起強烈的不安,但他立刻對自己說:「再想下去就完蛋了。」教練亦有傳訊息給他,着他保守起見,第二次試舉選擇與首次相同的重量。

「那時候我有看到教練的訊息,但是覺得如果第二次試舉是重複之前的重量,第三次就不會有那麼大的上升空間。」William的第二試選擇加到225公斤,只求重奪主動權。再次上場,他全神貫注,用力將槓鈴托離支架、站直,伴隨裁判一聲「squat(蹲)!」一氣呵成完成第二次試舉。

有了成功的經驗,William在第三試挑戰228.5公斤,目標打破世大紀錄。然而就在這時,裁判示意:膝蓋未鎖直,需將槓鈴歸位。放下、調整狀態,時間僅剩下約10秒。再次舉起槓鈴,待裁判喊出「squat」指示時,只剩下最後2秒。

他深吸一口氣,沒有多想,立刻蹲下、起身——在槓鈴沉重壓力下完成動作。裁判亮出2盞白燈示意成功,下一秒,全場為他響起掌聲。他亦成為該量級組別深蹲項目的冠軍,為香港奪得一面金牌。

 李健禧坦言其臥推表現相對較弱,因此每周安排4天訓練。圖為他在世大臥推項目的試舉。 受訪者提供
李健禧坦言其臥推表現相對較弱,因此每周安排4天訓練。圖為他在世大臥推項目的試舉。 受訪者提供

 

李健禧在硬舉項目中因槓鈴意外滑落,總成績與冠軍擦肩而過。 受訪者提供
李健禧在硬舉項目中因槓鈴意外滑落,總成績與冠軍擦肩而過。 受訪者提供

 

與總冠軍擦肩 「可能真的太緊張」

William朝總成績冠軍的目標前進,但在硬舉項目上,因槓鈴從手中滑落,導致第三次試舉失敗,讓他與金牌失之交臂,最終以3項總成績606公斤,位列季軍。

賽後,他用了2天時間才接受賽果,「表現都可以接受,但是不會是最好,可能真的太緊張了。」問及教練的評價,他笑稱獲得「不錯了」的回覆,毋須過多的言語,足以讓他感受到對方的安慰。

這次異國之旅,他亦結識了不少海外健力運動員,收穫了友誼。他憶述,在賽前訓練過程與荷蘭隊選手相識,對方得知他獨自來參賽、沒有教練陪同後,主動提出在比賽當天幫他處理大小事務。

這份幫助極為關鍵,在William第一次深蹲試舉失敗後,僅有1分鐘時間決定第二次試舉重量,來不及與身處香港的教練溝通。荷蘭隊選手便協助他判斷應報重量,並替他遞交給大會,讓他能專心準備下一次上場。他坦言,若沒有他們的協助,可能連報重量的時間都不夠,更別說臨場調整策略,「大家都清楚,能站上這個舞台的人都付出了很多,所以願意幫忙。」

最重要後盾 感激家人朋友支持

他亦感激家人朋友一直以來的支持。他說,家人從一開始就支持他參與健力,特別是大姑姐,成了這段旅程中最重要的後盾。從他說要參賽的那一刻,姑姐便全力支持,無論是機票、比賽準備,還是心理與生理狀態,她都時刻關注。

William說,健力運動在香港仍屬小眾,缺乏資源、欠缺政府關注,使得許多有潛力的運動員被埋沒。他希望能讓更多人認識健力,同時期望政府看到香港選手在國際舞台上的實力,投放更多資源發展。他亦建議香港的健力運動員不要故步自封,可借鏡外國,積極引入新技術與訓練理念。

近日,William開設的健身室正式運作,提供私人健身訓練、特定比賽專項訓練及物理治療等服務。他表示,健身室將推出「精英運動員計劃」,讓在國際賽中取得佳績的運動員以較低價格使用健身室服務。

即將從中文大學畢業,他說未來會將精力投放在健身室,成為一名健身教練,因為健力並非精英運動,全職從事難以維持生計,「但我依然會繼續參加比賽,我就是單純喜歡健力這項運動,所以會繼續玩下去。」

今年之後,William將正式踏入公開組,與更多實力強勁的對手比賽,「我希望長遠的目標是可以去到世界運動會!」

每次打破紀錄 充盈滿足成就感

李健禧的運動舞台,從綠茵場轉換到槓鈴前。他說,健力的最大樂趣,是每次打破個人紀錄時的成就感與滿足感,而明確的數值變化,更能直接反映進步。

他曾參加大學足球隊,最初健身只為提升足球表現,但接觸健力後,逐漸被這項運動吸引,並將更多重心轉向力量訓練。然而,隨着開始參加健力比賽,他發現已無法兼顧足球隊的訓練。當兩邊表現都無法達到理想狀態,他最終決定離開球隊,專注健力運動。

他笑言,踢足球時的自己性格浮躁、容易被激怒,也不夠勤奮;健力則讓他意識到,「你付出多少,就會收穫多少,想贏就一定要練。」這種思維讓他更自律,也讓其性格變得沉穩。他指,健力最大的樂趣,在於每次突破紀錄都能帶來成就感和滿足感——明確的數字指標、看得見的進步,激勵他繼續前進。

李健禧曾參加中大足球隊,但因無法兼顧足球與健力訓練,最終退出。
李健禧曾參加中大足球隊,但因無法兼顧足球與健力訓練,最終退出。

 

李健禧在中環健身室飼養一隻名為「太郎」的灰色幼貓。
李健禧在中環健身室飼養一隻名為「太郎」的灰色幼貓。

 

修讀語言「想文武雙全」 鍾情飼養守宮鸚鵡

私下的李健禧是個愛搞笑的大男孩,除了足球和健力,他最大的興趣是飼養各種寵物。

他笑言,當初選擇修讀中文大學的雙語研究,除了因熱愛文字,也不想讓人覺得自己只會運動,「我想文武雙全。」他說,即使未來重心仍放在健力與教練工作上,語言學習依然讓他的表達與思考更敏銳,對個人發展與涵養都大有裨益。

除了場上的爆發力,他的生活還有溫柔的一面。他憶述,小時候家中不允許他飼養貓狗,他便以其他小動物填補那份遺憾——從烏龜、蜥蜴、守宮、鸚鵡到蛇,他都飼養過。他說,家中擺了一整櫃的守宮,他亦經常帶鸚鵡參加「雀聚」,與其他同好交流心得。

現在,他的健身室又添了一位毛茸茸的成員——一隻灰色、名為「太郎」的幼貓。

記者:潘明卉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