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2025|市民擔憂地名「去殖化」徒惹爭議 李家超:應該有自信心 勇於面對過往歷史

施政報告2025將於9月發表,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27日)到紅磡出席首場施政報告諮詢會,有市民提出,政界有意見指本港地名也應「去殖化」,對此感到擔憂,會引起社會爭議。李家超回應指社會要有自信,要正確面對過往歷史,汲取教訓。

維園改名影響一國兩制地位 增加爭議

市民劉先生提出關於國家認同的議題,表示早前一些議員提及「去殖化」問題,認為維多利亞公園等地方要改名字,對此感到徬徨,認為會影響「一國兩制」的地位,增加爭議,倒不如做好中國新時代發展的成就展覽等。

同時,市民譚先生指出,現時青少年的「抗逆能力相對較低」,容易看不開,建議增加一些制服團隊的課外訓練,以提高他們的抗逆能力和學到不同的技能。

李家超率領官員出席地區諮詢會。(政府新聞處)
李家超率領官員出席地區諮詢會。(政府新聞處)

 

李家超率領官員出席地區諮詢會。(政府新聞處)
李家超率領官員出席地區諮詢會。(政府新聞處)

 

(政府新聞處)
(政府新聞處)

 

(政府新聞處)
(政府新聞處)

 

李家超表示,無論是好的歷史還是不好的歷史,都要汲取教訓。
李家超表示,無論是好的歷史還是不好的歷史,都要汲取教訓。

 

要有自信心面對歷史 汲取教訓

李家超回應時表示,對於愛國主義和怎麼看歷史,「我們對於自己的過往歷史,應該要有自信心並勇於面對,站高望遠,建立自信心而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包括正確面對過往的歷史,無論是好的歷史還是不好的歷史,都要汲取教訓。

同時李家超又稱,須推動青年發展,更加認識在「一國兩制」之下,帶給我們的發展機遇,以及我們的根和文化是甚麼。政府會針對青少年發展方面培養出自立,會給更好的環境給他們自己發展,亦明白社會上一些不同環境成長的青少年是需要幫助的,會用不同方式幫助他們,例如生涯規劃等。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