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迪拉擬提法案助無證移民入籍

圖為去年5月移民穿越加州賈庫姆巴溫泉附近邊境後,在8號公路附近等待邊防巡邏隊接送。洛杉磯時報

洛杉磯訊

加州民主黨聯邦參議員帕迪拉(Alex Padilla)準備周一提出法案,擬為1100萬名在美國居住至少七年的移民提供合法居留及入籍途徑。

據《洛杉磯時報》報道,近四十年來,美國移民法從未進行全面改革。隨著特朗普政府加強對無證移民的打擊,政界人士視此為一線機會。多位經濟學家、移民律師及學者指出,若未能設置另一個「釋壓閥」,受衝擊的不僅是移民社群,更將波及廣泛的經濟領域。

鑒於國會兩院目前由共和黨控制,該法案繼去年胎死腹中後,再次提出後通過機率仍不高。不過,帕迪拉表示,他之所以重新提案,是因為他感受到國會內外對此議題的「情緒轉變」。

卡托研究所學者比爾(David Bier)指出,在剛過去的財政年度,美國只批准了3470萬宗待處理綠卡申請中的3%。

帕迪拉說:「鑒於特朗普政府曾大規模擴張執法權力,我認為現在正是推動改革的時機。你與兩黨議員談到農工問題時,他們都承認這些工人應享有更好待遇,但多年來始終欠缺政治意願。」

特朗普政府針對非刑事無證移民的執法行動——例如與子女被強行分離的母親哭喊,以及在家得寶店外拘捕工人與攤販的畫面——已深植全國意識,並引發跨黨派批評。

本月蓋洛普發佈的民調顯示,移民支持度創下歷來新高。當被問及「整體而言,移民對美國是好事還是壞事」時,79%的成年人認為是好事,僅17%持反對意見。相比2024年,當時僅64%持正面看法,32%認為是壞事。

但保守派美國企業研究所研究報告指出,隨著特朗普政府加強執法,預計2025年美國淨移民人數將轉為負值,至年底或將對月度就業增長及國內生產總值(GDP)造成下行壓力。

該報告作者之一、布魯金斯學會經濟學家沃森(Tara Watson)表示,自1960年有記錄以來,美國從未出現過如此幅度的移民人數下降。一般年度約有120萬人移入美國,其中約60萬人持綠卡合法入境,其餘則為非法入境者、庇護申請人或其他身分人士。

該研究預測,美國今年可能減少多達52萬5000人移入,並導致GDP增幅減少0.3%至0.4%。

沃森指出:「我們勞動力的全部增長來自移民。出生於美國的勞動人口現在已經進入萎縮階段。」

她警告,若趨勢持續,將使美國對學者、科學家、科技從業員與博士生的吸引力下降。「我們已建立一套完整體系來吸納全球人才,若失去這一基礎,對經濟將造成長期且嚴重的影響。短期內也將拖慢經濟增長。」

每年約有100萬人透過四種基本方式獲得綠卡:家庭關係、工作、抽籤制度、難民或庇護身分。最常見的是透過家庭關係,且許多獲批者早已在美國境內。

現行制度中,除直系親屬外的家庭類綠卡每年限額為22萬6000張,就業類綠卡則設上限為14萬張,但部分情況可獲豁免。

出生率下降與人口老化,意味著勞動力供應不足。勞動力需求長期被壓抑,促使部分移民選擇非法入境。洛杉磯加州大學移民法律與政策中心聯合主任Hiroshi Motomura指出:「經濟結構與法律制度之間存在不匹配,長期形成一種局面,即社會對勞動者釋出需求信號,卻無法提供合法身分,最終導致工人生活極度不穩。」

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