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市府撤回原定在屋崙華埠988 Broadway設立遊民收容中心的計劃後,社區並未鬆懈警覺。昨日屋崙華埠「藍天使」義工團隊再走上街頭,在主要路口發起簽名運動,短短數小時已獲得700多份簽名,反對在華埠任何地點設遊民收容所。隊長鄺偉表示:「我們要守住華人共同的家園,不讓屋埠步上紐約的後塵!」
鄺偉指出,屋崙華埠歷經疫情衝擊,經濟未復甦,好不容易靠餐館、雜貨鋪與文化活動帶來人氣,若華埠被不當選址的收容中心影響人流與商機,將再打擊本就脆弱的社區生計。他強調:「我們不是反對幫助無家者,而是反對在沒有社區共識的情況下,把高密度的收容設施塞進華埠。」
根據市府原提案,由Cardea Health與Insight Housing聯手,在988 Broadway興建可容納150人的庇護所。消息一出,引起社區強烈反彈。華埠商會與居民迅速動員,短短幾日內蒐集逾2,000份反對簽名,並在市議員王夏琳主導下召開社區會議,與居民聯合表達強烈反對後,成功促使撤下提案。為避免在華埠設立類似庇護所,華埠連日開展徵集簽名行動。
這事件讓人聯想到紐約華埠過去幾年來的抗爭。當地市府接連在唐人街、法拉盛與布碌崙興建大型遊民中心,並將漢璧酒店改建為「試驗性隨入中心」,引發民憤。民眾批評相關機構缺乏與社區的溝通,選址又鄰近託兒所、公園與長者住宅,嚴重影響居民安全與生活品質。多個僑團發動示威,群眾高喊「不要收容所、要房屋」,要求市府重新選址。
鄺偉強調,紐約華埠的經驗值得屋崙引以為鑑。「我們不是仇視遊民,而是要求市府尊重居民知情權與參與權,讓社區自己決定未來的樣貌。」他指出,像988 Broadway一樣的錯誤選址,對鄰近華人長者公寓造成潛在威脅,並破壞華埠應有的文化特色與社會安全。
儘管原案已撤回,社區未鬆懈。「藍天使」團隊將於今日(13日)上午10時再發起街頭簽名運動,並準備在下周市議會開會前,提交更多民意陳情書,表達居民堅決捍衛家園的立場。
不少居民也呼籲市府應思考更具可行性與人性化的方案,希望推動小型、分散、與社區合作規劃的庇護所模式,強調庇護設施應設於鄰近現有露營區,並搭配心理健康、戒癮等支援系統,方能真正幫助無家可歸者重建生活。
鄺偉語重心長地說道:「我們守護的不只是店鋪與街道,而是整個華人社區的尊嚴與未來。」 本報記者黃偉江三藩市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