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筲箕灣愛禮街一名騎單車老伯,周五(7月11日)遭貨車撞斃。遺孀透露丈夫因膝蓋退化,近兩月改以單車代步,平日騎行緩慢,事發時剛收工正前往女兒家,未料途中遇禍。她又質疑事故與路段新設交通燈有關,運輸署回覆傳媒查詢時,則指將待警方調查結果,評估是否需改善措施。
據遺孀黃太透露,與黃伯育有3子女,他們均已長大成人投身社會。現時黃伯雖已退休多年,但仍兼職清潔,在公司人手不足時會前往幫手。他平日生活範圍都在筲箕灣一帶,近兩個月因膝蓋退化行動不便,改以單車代步往返居所、女兒寓所及工作地點鯉景灣,平時騎行速度都較為緩慢。事發時黃伯剛收工,正踩單車前往買餸再去女兒家,未料途中遇禍。

死者家外擺放化寶桶及蠟燭。
事發位置截至2024年1月,仍是以普通行人輔助線輔助過路。Google Map截圖

事發現場所見,愛禮街及愛賢街交界加裝交通燈後,過路處較先前更貼近彎位。

事發於周五(7月11日)下午4時許,老翁被泥頭車撞倒輾過不治。

傷者重創不治。FB: 筲箕灣西灣河關注組

單車被撞至車架扭曲,警方消防在地面覆蓋白布。FB: 筲箕灣西灣河關注組
黃太又質疑事故與新增的交通燈有關,稱以往過路處位於較後位置,「大家無車就過」。然而,加裝交通燈之後,「一著燈個個轉彎,又睇唔到你,又睇唔到我」。
翻查Google Map資料,事發位置截至2024年1月,仍是以普通行人輔助線輔助過路,未有設置交通燈。其後,當局因應地區訴求,開始將路段加裝交通燈控制,以保障附近學校學生及居民安全。相關工程於今年6月下旬完成,現場圖片所見最新過路處較過去稍微前移,更貼近彎角。運輸署回覆傳媒查詢時,表示警方正調查該宗致命交通意外,待調查完成後,署方將根據調查結果,考慮是否需要進行合適的改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