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寵物進入生活 應用方興未艾

隨著AI發展,電子寵物應運而生。機器狗不僅能提供「愉悅價值」:跳舞、送奶茶,甚至遛狗、遛娃;還能「穿越極限」,扛槍打仗、安防巡檢,主打「哪吒」式的三頭六臂,全能冠軍。機器狗更為人熟悉的名字是四足機器人。設計思路是模仿動物(如狗、貓、馬等)四肢結構和行走方式,在不同地理環境中完成複雜運動,還可以穿越一些人類無法抵達的極限環境。

2020年,四足機器人Spot開始出售,定價7.45萬美元,這個價格還不包含額外的電池、LiDAR等元件——售價在4620美元到18450美元。且此時的Spot只用於商業和工業用途。相比於「只可遠觀型」的機器狗,中國造出一批可以運用到各種場景\xf9堛瑣鷑鼓砥A包括工業、電力巡檢、應急救援、醫療、家庭娛樂等領域。例如在工業領域,變電站、電網、煉化廠區等,就有負責安防巡檢、勘測探索的機器狗。

近兩年市場上還湧現了一批AI機器人寵物。比如最近火爆的Moflin——一款由日本卡西歐公司發售的機器人寵物,外表被絨毛覆蓋,形似豚鼠和兔子,主要賣點是AI學習生物行為,能像寵物那樣對主人的情緒做出反應。另一款同樣來自日本的情感陪伴機器人LOVOT,也一度走紅,被多家媒體譽為「最具溫度的機器人」。

今年中國電子寵物市場規模已突破百億元,同比增長達到25%。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50億元人民幣,較2024年增長約30%。而且,電子寵物市場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勢。除了傳統的電子寵物玩具外,智能寵物機器人、虛擬寵物互動設備、智能寵物健康監測設備等新興產品也開始受到消費者青睞。

隨著5G、物聯網等新技術的應用,電子寵物產品開始向智能家居、醫療護理等領域拓展。例如,智能寵物餵食器等產品具備自動餵食、遠端監控等功能,滿足不同用戶需求。當前,消費群體也呈現了多元化,電子寵物市場的消費群體不僅限於兒童和年輕群體,老年人和寵物愛好者也成為市場的重要消費群體。

目前網絡是電子寵物市場的主要渠道,電商平台和社交媒體為消費者提供了便捷的購物體驗。同時,線下實體店通過體驗式營銷等方式吸引消費者,線上線下一體化趨勢明顯。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是電子寵物市場的主要消費區域,市場份額分別達到40%和35%。隨著三線及以下城市消費潛力的釋放,這些地區將成為市場增長的新動力。

由於電子寵物具有餵養簡單,便攜等特性,受到普遍歡迎。然而電子寵物只能從片面的模仿寵物的部分特徵,無法取代真的寵物。由電腦演算法驅動的互動,缺乏真實生命的情感,反而可能加劇人們對現實社交的疏離感。因此既要小心過度依賴可能導致的心理沉溺問題,也要警惕過度商業化帶來的情感異化。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