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擁有眾多學霸著稱的劍橋合唱團近日以「流光歲月」為主題,在麻省理工學院(MIT)著名的克雷斯基(Kresge)禮堂舉辦2025年春季音樂會。本場音樂會不但有歌曲、樂器演奏,還有獨白朗誦搭配舞臺默劇表演,逾百人出席,更為適逢的母親節增添感人氣氛。
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高家富也特地出席,感謝指揮顏毓芬、團長陳韋同等人舉辦這場音樂會,豐富大波士頓地區僑民生活。與會的觀眾們也互相送上母親節的祝福,有的觀眾特別陪同母親前來觀看這場音樂會。
主辦方提前在臉書上介紹這場特別的母親節音樂會。作為母親節的特別獻禮,組織者在臉書上寫道:「在日復一日的忙碌中,你是否想過母親年輕時的模樣?這場音樂會將帶你穿越時光,走進她的青春與故事。歌聲中藏著悸動、離別、勇氣與溫柔,願我們為母親,也為自己,珍藏這段流光歲月。」
音樂會共精心挑選12首歌曲,同時安排的朗讀及默劇,演繹留學生的成長;從初來乍到異地求學、讀書、談戀愛、畢業等階段,到最後對人生展現充滿期待的歷程。本場音樂會的指揮為顏毓芬,葉子萓擔任大提琴伴奏。指揮家顏毓芬是伊利諾伊大學香檳校區(UIUC)音樂藝術博士,劍橋合唱團近年來在顏毓芬博士的指導下,音樂水準不斷地得到提升。
包括蒙古民歌改編的《牧歌》、台灣童謠《天黑黑》、泰雅族傳統歌謠《收割歌》,以及《Mojito》、《青花瓷》、《忠孝東路走九遍》、《我期待》、《猜心》、《勇氣》等多首經典流行歌曲改編的合唱曲。這些改編之後的經典歌曲經劍橋合唱團表演後,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兩名副團長劉姮秀、林泓安也配合朗讀時光日記演出默劇,為本場音樂會增色不少。
劍橋合唱團團長陳韋同表示,8年前他孤身來到波士頓MIT就讀大學,是劍橋合唱團陪他走過難熬的求學生涯;不只給他家的感覺,也讓還在念研究所的他,至今充滿動力每週參加練唱。
創立30多年來成績斐然
據悉,劍橋合唱團創辦於1992年,原本是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學生社團,由大波士頓地區熱愛合唱的社會人士及學生組成,演唱風格多樣,從中文藝術歌曲、唐詩宋詞、台灣民謠、客家歌謠、台灣原住民歌曲,乃至外文歌劇、音樂劇、宗教歌曲、流行歌曲等皆有涉獵。
劍橋合唱團創立以來本著文化交流及社區服務兩大宗旨:豐富當地華人的藝術休閒生活,以及推廣台灣本土音樂,宏揚中華文化,獲得各界的好評。2020年1月18日,就在麻州新冠疫情爆發之前,劍橋合唱團在布魯克萊(Brookline)鎮United Parish教堂舉辦冬季音樂會。該場音樂會以「歸宿」為主題的音樂會有10多首國內外著名曲目,包括青春萠芽的《當我們一起走過》、故鄉情懷的《台北的天空》、讓人感受成家立業後家庭溫暖的《This Marriage》、平靜與心安的《Ubi Caritas》,還有舒緩的搖籃曲《The Seal Lullaby》、親切幸福的《外婆》等。
新冠疫情後,劍橋合唱團在2021年獨立成為劍橋地區社團後,這場母親節音樂會也是第一次回到MIT克雷斯基大禮堂進行表演。劍橋合唱團在波士頓地區每年固定舉行春季與冬季音樂會,近兩年起更每年固定發表新譜或新編中文合唱作品,受到廣大聽眾的熱烈迴響。
劍橋合唱團每年8月與1月招考新團員,每周五晚間7-9點在劍橋市摩門教堂(65 Binney St,Cambridge)練唱。陳韋同團長歡迎有興趣的朋友直接加入或與電郵聯絡:[email protected]。劍橋合唱團為一非營利組織,每回免費公演所有支出完全依靠政府經費、團員年費及各界捐款。本報記者李強波士頓報道

劍橋合唱團演職人員合影。主辦方提供

葉子萓大提琴伴奏。

高家富主任(左二)祝賀指揮顏毓芬、團長陳韋同和副團長林泓安成功舉辦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