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聯邦政府近期頒布行政命令,要求全國執法機構嚴格執行商業駕駛員英語能力規定,違者將被標記為「停止營運(out-of-service)」,不得繼續駕駛。消息一出,引發北美卡車運輸行業廣泛關注,尤其對華裔與其他移民背景司機造成不小壓力。
本報記者就此專訪「華人北美卡車運輸協會」創會會長關逾。他指出,該規定實際上早已存在多年,但在特朗普政府下屬行政令重新強調後,執法明顯趨嚴。部分州份的檢查站對語言能力不足的司機採取打孔銷毀駕照的方式,使其立即失去駕駛資格,造成車輛滯留、公司需緊急調派人力應變等一連串問題。
「很多年前我們就反映過這問題,甚至去找過亞利桑那州的聯邦參議員協調當地檢查站的執行標準。」關逾透露,協會曾成功促使相關地區放寬執行,但如今面對行政命令重新收緊,「目前情況就很難再溝通了。」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數據,2000年至2021年間,全美外籍出生的卡車司機人數已突破70萬人,語言問題自然成為移民司機最常見的障礙。關逾指出,華人社群當中,不少司機雖具駕駛經驗,但因聽說讀寫英語能力有限,面臨被標註「out-of-service」的風險。「像墨西哥裔也有不少司機只會講、不太會讀,這項政策將造成整體勞動力縮減。」
在實際操作層面,也有不同聲音。一名有多年駕駛經驗的華人司機譚榮受訪時表示:「我自己倒是沒什麼壓力,因為這些基本的英語都會,需要和執法人員打交道,該學的還是要會一點。」不過,他坦言,自己身邊已有幾位朋友因擔心不會英語會被吊銷駕照,選擇暫停這份工作,甚至考慮轉行。
關逾表示,協會目前與一間調度學校合作開設免費英文班,協助具基礎能力的司機提升實務英語。「我們鼓勵大家多學英文,也了解政策走向。但短期內,這項命令確實會對華人卡車司機造成衝擊。」本報記者丁青洛杉磯報道

美國西部公路常見長途貨運卡車通行場景。隨聯邦政府強化執行語言規定,許多華人司機面臨跨州營運壓力。 X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