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上流傳提供多款嬰幼兒疫苗及不同接種計劃的仁滙醫務集團營運異常,疑似結業。不少人苦主家中的嬰兒未完成疫苗注射,擔心未能找到同一藥廠的疫苗。家庭醫生林永和今日(2日)在電台節目表示,家長不需為此而擔心,因為香港註冊的嬰兒疫苗,基本上很多醫院都有提供,貨源充足,「隻隻都可以搵到」,許多疫苗即使不是同一藥廠,接種上可以延續下去。他認為,家長最好能夠帶齊疫苗接種紀錄或針盒,醫生可以與家長討論接種的效果,最重要是完成療程。
他又稱,政府亦為嬰兒提供必需的疫苗,但基於流行病學考慮,部分疾病如口服輪狀病毒疫苗等未有提供,但感染亦非常普通,私家醫生亦建議接種;亦有部分診躼將疫苗如乙型流感嗜血桿菌結合其他疫苗結合為「四合一」、「六合一」疫苗等,可減少副作用,家長亦可考慮是否接種。





有苦主買近9千元套餐 亦有苦主懷孕時已先購疫苗
苦主吳太在同一節目表示,自己在2月時在一個大型的BB展,向仁滙醫務集團購買一個疫苗套餐,涉及8900元。本身買了14支疫苗套餐,已接受5次接種,本來預約下周二(6日)再去接種疫苗。據吳太了解,仁滙醫務集團套餐多數約萬多元,但有家長在懷孕時已購買套餐,損我會較大。
她提到仁滙醫務集團與購買套餐的家長有一個whatsapp 群組,會有員工回答家長的問題,但在日前(4月30日)有家長發現仁滙醫務集團在微訊或小紅書解散群組,社交網站亦已刪除,有家長在whatsapp 群組發問亦未得到回應。有家長亦到仁滙醫務集團的分店,發現尖沙咀的總辦公室人去樓空,連水牌也沒有。吳太亦提到有仁滙醫務集團的員工在苦主群組留言,指公司經濟不善,4月30日為最後一天營運。
衞生署稱非《私營醫療機構條例》下持牌處所
衞生署發言人表示,仁滙醫務集團並非《私營醫療機構條例》下的持牌處所,目前條例規管註冊醫生及或註冊牙醫執業的私營醫療機構,當局正積極推展診所規管的工作,期望今年第四季開始接受診所牌照及小型執業診所豁免書的申請。
消委會正密切留意事態發展
消費者委員會就仁匯醫務集團懷疑結業事件深表關注,正密切留意事態發展,並促請商戶盡快交待業務情況是否已經結業,以及後續安排,以釋消費者疑慮。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