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市華社風情候選人如數家珍

不少候選人都表示最欣賞中國文化中的對家庭的重視。本報資料圖

春節期間其他族裔民眾身著財神爺的服裝體驗中國文化。本報資料圖

(本報記者徐明月三藩市報道)

在選舉季回答不同媒體提問已是候選人的家常便飯,很多往往與時政等嚴肅議題有關。今年星島日報美西版編輯部與多位候選人見面時增加了「快問快答」環節,爭取華人選票的候選人會被問到最愛的中餐館和美食以及中式節慶等問題,且看看他們的答案是否令華人讀者驚喜。

當被問及「提一個你知道的老字號商戶,可在華埠、全市或你代表選區內」時,五位主要市長候選人中,佩斯金、布里德均提到華埠的金門幸運籤語餅;安世輝提到華埠的嶺南小館;麥法恩提到康年海鮮酒家,但不確定是否已被評為三藩市老字號(2022年已入選);羅偉則說甜甜圈店Bob’s Donut值得一個老字號名譽。

第一區市參事陳詩敏說可以列出十個;華埠所在第三區市參事候選人中李爾德提名嘉頓餅家;麥讚明也提到金門籤語餅,還說華埠有很多值得名列老字號的店舖,如一家開了38年的複印店;黎慧心則提到華埠三和餐館,但遺憾的是該店即將歇業。

第十一區的四位候選人中,陳小焱和艾斯提都提到區內藥店Central Drug Store;賴天宸提到區內的一個意大利蛋糕店New Royal Bakery;鍾斯則提到餐館Hawaiian Drive Inn。

多家中餐館獲點讚

談到「最喜歡的中餐館」時,布里德點名Fillmore區的King Lee’s,佩斯金喜歡康年海鮮酒家、麥法恩喜歡家家福(Shanghai House)、安世輝喜歡湖南小食;第三區的李爾德喜歡華埠嶺南小館和新開的四大天王(Four Kings)、黎慧心喜歡御食園(Z&Y)北京烤鴨;陳詩敏喜歡列治文區的大家樂茶餐廳;第十一區的艾斯提喜歡洪滿樓(Chef Hunan)的辣菜、鍾斯喜歡美味餐館(Emmy’s)、陳小焱喜歡金城餅家(Hong Kong Bakery),賴天宸則想念奶奶開的餐館。

至於「最喜歡的中餐」,眾候選人都開心分享。佩斯金特別喜歡凱悅匯(HarborView)餐館的紅燒牛肉,安世輝喜歡蝦餃,黎慧心喜歡蒸魚、陳詩敏和麥法恩都大愛小籠包,陳小焱喜歡廣式點心,賴天宸鍾愛奶奶做的紅燒肉,布里德喜愛椒鹽豬排,羅偉愛燒賣,麥讚明喜歡四川菜,鍾斯喜歡蒙古牛肉,艾斯提喜愛宮保雞丁。

中國節日豐富多彩,三藩市華人社區經常舉行各種應節慶祝活動,在問到「最喜歡的中國節」時,各位候選人主要提到農曆新年,其次是中秋節,元宵節被提到一次。

寫中文有點難

「你會寫中文字嗎?」這個問題難倒不少候選人。三位華人候選人陳詩敏、陳小焱和黎慧心都可以流利讀寫中文,其他大部分候選人都表示不會寫,也只零星認識一兩個字。至於兩名有學習中文經歷的非華裔候選人,麥讚明會寫「美國」,李爾德會寫「你好」。

最後當問到「讓你印象最深刻的中華文化或元素」時,眾位候選人在回答時展現內在感性的一面。佩斯金喜歡華人家庭聚餐的文化,讓人感到溫暖;安世輝喜歡華人商戶的服務精神;賴天宸和鍾斯欣賞華人尊重長者的傳統;麥法恩認為中國文化中對下一代孩子的關注是他最欣賞的;布里德則提到她很喜歡中國舞蹈的氛圍,很有藝術感,特別是那些美麗的服飾;羅偉則對中國人家庭的觀念以及教育的重視最為印象深刻。麥讚明和李爾德均提到中國人對家庭和祖先的重視是他們最欣賞的。艾斯提也說喜歡中國人的家庭價值。

三位華人移民候選人的分享更深層次。黎慧心欣賞中國文化中,長輩給下一代起名字的用心,名字的每個字都展現對孩子的希冀,有用意;陳詩敏喜歡讀《孫子兵法》,其中「先禮後兵」是她最喜歡的招數;陳小焱欣賞老子、莊子等大家的哲學智慧,並表示「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她最喜歡的,「建設好社區,做更多有益的事,世界和平,是我的大願望。」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