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中學校財困 劉文光捐款萬元

美洲中華中學校的華人學生正在校園裡。記者徐明月攝

三藩市華埠美洲中華中華學校接受教育基金會秘書長劉文光捐贈1萬元。圖為(左起)陳超越、潘增壽、劉文光以及李樹邦。記者徐明月攝

全美歷史最悠久中文學校、三藩市華埠美洲中華中學校近年面臨多重挑戰,財政狀況因學生數量的下降也陷入困境。昨日學校接收到今年最大的一筆捐款,由三藩市華人組織教育基金會秘書長劉文光捐贈一萬元,以解學校燃眉之急。學校對此表示感謝,並鼓勵各界可以像劉老一樣踴躍為中華學校獻愛心。

劉文光已經92歲高齡,表示自己在中國時便擔任校長,一直紮根教育界。如今他也是中華中學校校董會的中文書記,看到學校面臨經濟困難,便想著代表教育基金會捐款。「多年的經驗告訴我,辦學非常不容易,教育是非常需要經費的。」

中華中學校校長潘增壽坦言,學校目前面臨經濟困難,艱難維持。他對劉文光的善舉表示高度的讚揚和感謝,這筆捐款是對學校的雪中送炭。他評價劉文光年事已高,但一直活躍在華埠社區,同時還擔任十多個社團的職務,家住在南灣驅車幾個小時也擋不住為社區和教育服務的熱心,既出錢又出力。

「這令我也受到鼓舞,想要好好幹下去。有信心傳承中華文化,繼續為美中關係做貢獻。」潘增壽說道。

90歲的中華中學校校董會主席、前校長李樹邦提到,財困的主因是學生數量下降,學費收入減少,已經從最顛峰的2000人,降到500人,近兩年又回升到609人。學校本著收最低學費辦學的宗旨,每生每學期僅360元。學生歲數從5-18歲,每天放學後、周末和假期上課。

劉文光分析學生數量少的原因,一是因為前總統特朗普時期對移民政策的加緊,二是手機的使用讓人們不再像以前那樣依賴來書本學習中文,三是對於治安的擔憂,也讓一部分家長不想送孩子來上學。

李樹邦表示,中華中學校的經濟來源主要依賴學費,學校的大部分教室和設備都來自捐款,辦學的中華總會館也會出一部分補助。但因中華總會館近年也有經濟壓力,所以補助也只是小部分。因不是公立學校,學校也無法得到政府的補助。再加上疫情後物價飛漲,加劇財困。

中華中學校校董會副主席陳超越也見證捐款現場。各位校董希望社會各界可以多通過像劉文光這樣的捐款方式來幫助中華中學校渡過難關。

美洲中華中學校創建於清朝時期的1888年,至今已有136年的歷史,是華人在北美洲創辦的第一所中文學校,目的是使在國外的華人子女接受中文教育,傳承優秀的中華文化,培養服務社會的雙語人才。▍本報記者徐明月三藩市報道 ▍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