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鄉那柏谷華工早期墓園立碑

聖海倫娜市長Paul Dohring誠心上香。李敏雄攝

華人早期墓園立碑刻有中英雙語。李敏雄攝

拜祭儀式。李敏雄攝

(本報記者黃偉江三藩市報道)

風搖曳著茂密的樹枝,陽光灑下斑駁樹影,道士們的搖鈴聲忽遠忽近,交織成一首充滿追憶與緬懷的慰靈曲。

華埠歷史文化協會(CHCA)歷史委員會成員與妙蓮仙館高師兄團隊,日前到離三藩市約65英里的那柏縣(Napa)聖海倫娜市(St. Helena),為當地早期華人墓園立碑揭幕,拜祭長眠於此的華人先輩。

揭開大紅布幕,黑底白字的墓碑上有中英雙語,中文部分銘刻:「功績所在,百世流芳。公元1870年至1900年間,來自廣東的華人是那柏谷葡萄酒窖的主要勞動力。墾荒耕種,開鑿酒窖;架橋築路,功不可沒。」

活動由聖海倫娜歷史學會主辦,該會主席Mariam Hansen介紹:「根據墓地記錄,首位葬於該處的華人是Wan Sing,於1876年入葬。他的遺骨於1884年被送回中國。」

協辦活動的包括華埠歷史與文化協會(CHAC)聯合創辦人陳景鴻(George Chin)、林麗群、中華總會館歷史文化委員會主任李殿邦、妙蓮仙 道學協會高豪法師及會友、新動力文化傳播藝術總監李敏雄等。出席嘉賓包括市長Paul Dohring、那柏縣縣參事Anne Cottrell、聖海倫娜歷史學會成員及灣區華人社團成員。

「這是我們一次糾錯的機會。」《Chinese In Napa》(華人在那柏)作者、歷史學家John McCormick表示,當年華工建造石牆、挖掘葡萄酒洞窖、耕種葡萄園、採 ,成為 1870 年代至 20 世紀初期那柏谷葡萄酒產業主要勞動力。「如果沒有中國勞工,我們現在所熟知和喜愛的葡萄園將不會存在。」McCormick 指出,「中國勞工在當地發展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當時的雇主們高度評價華裔工人,認為他們是審慎、負責任的團隊工作者,生活節儉,不酗酒。」

陳景鴻指出,紀念碑雕刻的字句讓後世銘記聖海倫娜華人先驅的功績,「希望這座紀念碑能激勵我們每個人,在有生之年努力去完成他們應該做的事。」

中華總會館歷史文化委員會主任李殿邦介紹,聖海倫娜市素有「那柏山谷主街」的美譽,是購物、美食和水療天堂,1870 年代,許多來自中國的廣東籍華工來到當地挖掘酒窖,促進了那柏谷葡萄酒業的發展,這段歷史卻默默無聞。那柏縣歷史學會和聖海倫娜歷史學會及當地政府籌集到一萬元,當地酒莊響應透過GofundMe捐款及僑界募集超過一萬元。林麗群稱日後計劃在那柏被燒毀的華埠舊址豎立華人紀念碑。

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