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達成共識 共促經濟復蘇

中德第三次高級別財金對話在10月1日舉行,會後雙方發表聯合聲明稱,雙方達成25點共識,同意通過多雙邊渠道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共同促進世界經濟復蘇和可持續發展,維護全球金融穩定。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與德國財政部部長林德納,在德國法蘭克福共同主持第三次中德高級別財金對話。雙方同意加強財金領域合作,在公平競爭的基礎上擴大雙向市場開放,致力共同推動完善國際經濟治理,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支持以世貿組織為核心、以規則為基礎、非歧視、公平、開放、包容、公正、可持續和透明的多邊貿易體制。

聲明又提到,雙方支持中歐國際交易所發揮促進中德、中歐金融合作的重要平台作用。雙方同意加強投資合作,積極推動本國企業赴對方市場投資,減少雙向投資障礙。雙方同意加強在證券、期貨及衍生品市場領域的溝通與合作,支持中德證券和期貨監管部門在多雙邊框架下的交流合作,為共同應對全球經濟金融挑戰、深化合作創造良好條件。

德國《商報》和《法蘭克福彙報》報道指,中德財金對話結束後,林德納在法蘭克福表示:「負責任的貿易和投資行為將帶給中德雙方更多的機遇。」何立峰則呼籲中德兩國的央行以及保險業監管機構也應加強合作,並共同打擊洗錢以及切斷恐怖主義的資金來源。

雙方還談到許多貧窮發展中國家的債務狀況,中國承諾利用20國集團內部商定的機制,對受影響國家進行債務重組。林德納讚揚說,這顯然是值得歡迎的,「中國是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國家,沒有中國的參與,相關問題將很難得到解決。」

中德財金對話曾因新冠疫情中斷四年,此次參加對話的還有德國聯邦銀行和中國央行的高級代表以及金融監管機構的代表。此外,德意志銀行、德意志股票交易所、安聯保險、德國復興重建銀行以及巴符州立銀行等財金領域大型企業高管以及中國四大銀行的代表也出席了對話。林德納還建議,德中財金對話由兩年一次改為每年一次。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