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印分合反目 故事背後有因由

印度錫克教運動人士在加拿大遭槍殺身亡,加印因此爆發嚴重外交衝突,渥太華稱新德里涉入其中,兩國互相驅逐外交官。加拿大錫克教抗議者連日來在印度駐加拿大的使領館外抗議。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的盟友美國、法國等國態度極為低調。

今年6月,加拿大公民、印度錫克教領袖尼賈爾在加拿大卑詩省遭槍殺身亡。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稍早表示,有「可信指控」顯示印度情報部門可能涉案,並驅逐一名相關的印度外交官,印度暴怒下亦驅逐加國駐印外交官,並暫停處理加國公民簽證、對印度國民發布赴加旅遊警示,並稱加拿大的「反印活動和藉政治發起的仇恨犯罪日益猖獗」。

錫克教15世紀在印度北部旁遮普(Punjab)地區興起,該教致力於建立卡利斯坦國,1970至1980年代,曾與印度官方爆發系列嚴重流血衝突。對印度官方來說,目前,錫克教徒的卡利斯坦獨立建國運動在國內似已失去動能,但該教目前在世界各地有300萬信眾,尼賈爾生前積極倡議「卡利斯坦」運動(Khalistan),主張在印度旁遮普省建立錫克教徒的獨立國家,他的逝世可能引發的外交問題不少。而對加拿大來說,特魯多此次之所以高調批評印度,是因加國公民在國內被殺,事關國家和人民安全,更因為加國錫克教徒共50萬人,是印度旁遮普邦以外最多錫克人的地區,特魯多聯合政府內的新民主黨黨魁、內閣其中4名部長都是錫克教徒,錫克教可說是特魯多執政根基。特魯多本月上旬到印度出席二十國集團峰會,擬向印度總理莫迪問責,卻遭對方冷待,只安排10分鐘場邊會面,並責成加國須遏止錫克人宣揚旁遮普邦獨立、煽動針對印度的暴力行為。令特魯多大為光火,峰會結束後即拋出重磅指控。

加印互相指責,令正試圖拉攏印度、制衡中國的西方國家陷入了尷尬境地。特魯多是美國遏制中國的最忠誠盟友,印度又是美國正在拉攏的對象,美國只表示深切關切,並促印方配合調查。在媒體追問下,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否認因涉及關鍵盟友印度而低調處理,並強調美國會捍衛基本原則。同樣有龐大錫克教社群的英國和澳洲態度低調,英國外交大臣祁湛明表示,英國將「非常認真地傾聽加拿大提出的嚴重問題」,但拒絕公開批評印度,雙邊貿易談判目前也仍照計劃進行。澳洲外交部發言人表示,堪培拉對相關指控「深感關切」,並已經「對印度政府高層傳達了我們的關切」。

這顯然並非特魯多期望的聯手施壓。外界更指特魯多近日放軟態度,表明無意加劇兩國爭端,呼籲印度合作調查,因美國與加國溝通所致。

印度外長蘇傑生27日指,如果加拿大提供案件的相關資料,印度將持開放態度進行檢視,又指加拿大近年出現多宗涉及分裂勢力和極端主義等的有組織罪行。未來,加印外交風波是升級更激烈抑或是逐漸平息都有待觀察。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