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鄉那柏立紀念牌匾 致敬華工貢獻

那柏華人歷史匾額揭幕儀式。李敏雄提供

勞工節當天,在酒鄉那柏(Napa,又譯:納帕)的China Point舉行了紀念牌匾揭幕儀式,向曾為那柏發展做出貢獻的華工致敬。

當天早上,來自那柏當地和灣區其他地方近百人聚集到一街的China Point公園,參加紀念牌揭幕儀式,紀念1870年代至1900年代那柏中國勞工的歷史。紀念牌正對著已被湮沒的華埠遺址。

那柏縣歷史學會執行主任Sheli Smith、聖海倫娜歷史學會研究主任Mariam Hovanesian Hansen,講述了那柏華人的貢獻以及在《排華法案》下被摧毀的當地華埠。如今,從觀景臺往下眺望,那片水泊和濕地便是那柏華埠的遺址。

作家麥考密克 (John McCormick) 撰寫《那柏谷的華人:被遺忘的社區建造了葡萄酒之鄉》(Chinese in Napa Valley),揭示酒鄉華人被遺忘的貢獻。他指出,中國勞工曾是那柏谷的中堅力量。1800年代後期,他們在葡萄田、礦山、啤酒花農場、皮革廠和洗衣店辛勤工作,在當地城鎮開闢了社區。這些貢獻對阻止歧視幾乎沒有作用,反華勢力如雨後春筍般騷擾和恐嚇移民。《排華法案》加速了當地唐人街的衰落,曾經充滿活力的社區消失了,而他們幫助培育的工業卻蓬勃發展。

瓦里豪那柏華人俱樂部長期主席Robin Leong,早在2002年就開始致力建造紀念那柏華人勞工的標牌。該專案並未完成,但China Point公園2017年落成開放,卻沒有任何標牌解釋其重要性,直至9月4日紀念牌匾的揭幕,才把華人對那柏酒鄉貢獻的歷史完整補上。

三藩市華人團體代表一行約30人出席紀念匾額揭幕儀式,包括中華總會館歷史文獻小組組長李殿邦、華埠歷史學者李萱頤、加州大學教授Anna Eng、著名歷史學者Connie Yong、華埠歷史文化協會聯合創辦人陳景鴻林麗群伉儷、新動力文化傳播策展人李敏雄等。柔功門歐德基帶領醒獅團表演舞獅,妙蓮仙館師傅舉行祭祀法會。

大家探訪了當地墓碑被損壞的華人墓園,為啟動華埠墓園樹碑立傳計劃做準備。林麗群表示,全美有80多處已知被荒廢或資訊缺失的華人墓園,亟待搶救性修復,才能較全面還原在美華人的歷史故事。他們認為,在那柏墓園給華人立碑,既是對先僑的緬懷與尊重,也是對當地人守護先僑遺骸的一份感激。

那柏墓園管理專員Marian展示了與華人有關的墓園資料。她說,墓園有完整的殯葬紀錄,但有些孤寡老人去世後,沒有資料可查,只有數塊毫不起眼刻有編號的石塊零落的荒地草叢中,有40多具無主華人骸骨,集中埋葬在附近。

美國華人歷史學會前董事陳眷慈說,2017年她出席了China Point公園的落成典禮,「但缺少了故事的歷史地標,就像沒有了靈魂的軀殼。」她說,「China Point是那柏市第55個公園,紀念牌匾的揭幕,終於能完整地分享那柏華人的故事。」本報記者黃偉江三藩市報道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