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州聯邦法官下令,前總統特朗普的機密文件案將在明年5月底開審,時間比檢方要求推遲了5個月,意味著特朗普一方將有更長時間準備,但開庭時間仍與共和黨提名初選重疊,預料特朗普的律師將繼續要求,把聆訊延至明年11月大選之後。
綜合美聯社、《國會山報》及CNN報道,特別檢察官史密斯(Jack Smith)的團隊原本要求,案件在今年12月中旬開審,而特朗普的法律團隊則希望無限期押後聆訊,直到2024年大選結束為止。負責案件的佛州聯邦地區法官坎農(Aileen Cannon)採取折衷方案,宣布明年5月14日初審,正式聆訊最早5月20日開始。
坎農表示,檢方時間表「異常迅速」,有違確保審訊公平的原則,而且司法部正向辯方移交「大量」證據,辯方審閱材料需時,何況當中不少文件牽涉機密,也令過程更加複雜,考慮到開審時間臨近後,證據數量可鞥進一步增加,因此需要留下充分時間。但在另一方面,特朗普團隊要求無限期延遲聆訊的理據不足,所以法庭定下了現在的日期。
如果按照明年5月的時間表,屆時總統提名初選已經如火如荼,共和黨很可能形勢已經明朗,只是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尚未進行,因此審訊若有結果,共和黨仍有轉圜餘地。
按照已定下的日程,大多數州份屆時已完成初選,馬里蘭、內布拉斯加、西維珍尼亞等州份雖然時間較遲,但也會在5月14日舉行當地初選,俄勒岡的投票則在1周後進行,包括新澤西在內的少數幾個州,暫定於6月4日投票。翻查2016年的紀錄,當年特朗普雖是首次參選,但5月底已穩獲提名,然後7月在共和黨大會上正式得到提名。
對於這次聆訊日期,特朗普的發言人史蒂文·張(Steven Cheung)回應說,法官重挫了「司法部企圖剝奪特朗普公平受審」的圖謀,辯護律師將繼續挑戰起訴「騙局」。陣營又批評總統拜登濫用權力,把司法部作為武器,藉此對付頭號政治對手特朗普。
史密斯調查機密文件案後,對特朗普提出37項罪名,包括私藏政府密檔,違反《間諜法》(Espionage Act),以及在調查人員登門前搬動文件,並訛稱已交出所有材料,因此妨礙司法公正。特朗普至今拒絕認罪,堅稱起訴出於政治動機,旨在阻撓他競選總統。
除了機密文件案外,特朗普還面對連串訴訟,其中在民事案方面,今年10月將於紐約受審,面對紐約州總檢察長詹樂霞(Letitia James)的指控。案件指責特朗普本人、其成年子女以及家族集團詐騙獲利2.5億元,申請貸款時抬高酒店、高爾夫球場等名下物業的價值。
相隔3個月後,特朗普將在明年1月15日將與前專欄作家卡羅爾(E. Jean Carroll)對薄公堂,回應對方的性侵誹謗指控。特朗普今年春天已被裁定性侵及誹謗罪成,需向卡羅爾支付500萬元,後來卡羅爾要求將賠款增至1000萬。
到了明年3月25日,特朗普將首次因刑事案件而面對陪審團,回應紐約曼哈頓檢方因應掩口費案提出的34項控罪。由於法官勒令特朗普必須出席審訊,意味著他可能無法頻繁參加競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