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烏礦產協議塵埃落定

美烏簽署礦產協議,聯合投資烏克蘭的自然資源。圖為特朗普2月在白宮會見澤連斯基。資料圖片

幾經波折之後,美國和烏克蘭終於在4月30日簽署礦產協議,雙方將聯合投資烏克蘭的礦產、石油、天然氣和其他自然資源。雖然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協定將設立美烏重建投資基金,使兩國能夠合作投資並加快烏克蘭的經濟復蘇,但烏克蘭經濟顧問表示,協議未對烏克蘭提供安全保證,象徵意義居多。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最新版協議並未對烏克蘭提供具體安全保障,但聲明稱基輔與華盛頓一致認為,協議確認了兩國之間的「長期戰略協同」,以及美國對烏克蘭「安全、繁榮、重建及融入全球經濟體系」的支持。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去年9月提出「勝利計劃」,將礦產資源作為投資機會推廣。美財長貝森特2月提交礦產協議初版,由於沒有給予烏克蘭利益,澤連斯基拒絕簽署。隨後烏克蘭方重寫協定,並計劃訪美時簽署重寫版本。然而當時特朗普與副總統萬斯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的電視直播中猛烈抨擊澤連斯基,此後這項未達成的協議一直處於談判中。

協議的最新草案對烏克蘭此前反對的幾個關鍵點進行了調整,例如基輔曾對舊版中的措辭表示擔憂,認為這些內容可能會因向美國投資者提供優惠而違反歐盟法律。而烏克蘭正急於加入歐盟,因此必須確保該國法律與歐盟接軌。文本還允許在烏克蘭確需依法修改的情況下,未來可通過誠信談判重新修訂部分協定內容。

烏克蘭總理什梅加爾表示,這份協議是烏克蘭的一個「里程碑」。不過澤連斯基的經濟顧問烏斯堅科表示,鑒於未來存在巨大不確定性,這份協議仍屬設想性居多。因為戰爭等多重原因,外國投資者不願大規模投入烏克蘭礦產項目,「特朗普想把這包裝成美國人的勝利,但並不是特朗普來投資,也不是美國政府來投資——需要的是私營企業。所以我認為目前這更具有象徵意義。」

曾在拜登政府中負責礦產事務的高級官員哈奎茲則表示,烏克蘭幾乎不可能在鋰或稀土金屬領域建立起新的採礦產業。他指特朗普政府宣稱的數萬億美元自然資源是虛構的,烏克蘭確實擁有大量鐵礦資源,但草案中似乎並未納入。

哈奎茲說:「說到底,烏克蘭確實擁有一些關鍵礦產資源儲量,但這些估值基本是憑空想像的。這些採礦項目在中國以外很少得到開發是有原因的——在當前經濟條件下,對投資者而言並不划算。」

一位熟悉談判過程的烏克蘭人士表示,儘管外界報道有大量分歧,討論過程還是富有成效的,雙方都有傾聽對方的觀點。他說:「烏克蘭達成了一項有力的協議,如果能夠得到妥善執行,這才是關鍵,可以帶來雙方的成功。烏克蘭確實需要美國投資。」本報訊

要聞